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家胡应麟所著的《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专书,在中国辨伪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有对历史上辨伪成就的理论总结,也奠定了现代辨伪学的基础,使辨伪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从辨伪学学科框架建构的角度出发,对《四部正讹》进行专篇研究,内容涉及此书的成因,辨伪思想,伪书类型、辨伪方法等多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此书的功过,明确其在中国辨伪学史上的里程碑地位。第一部分,分析此书的成因及作书的目的。通过对胡应麟生平的介绍、时代学术背景的概述,来说明胡应麟学术渊博、藏书丰富,在“心学”横流,“复古思潮”弥漫海内之际,其积极倡导文献考据之学,有整理文献的主观需求;而同时,干百年辨伪实践的发展,也使有理论总结辨伪专著的出现成为必然。第二部分,阐释胡应麟求真的辨伪思想。历代皆有对《四部正讹》的研究,但都疏于对其辨伪思想的说明。而思想指导实践,胡应麟能有前人所不及的辨伪成就,当是有正确辨伪思想指导的结果。笔者认为“求真”的辨伪思想,不仅产生了正确的辨伪态度保障着辨伪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高于前人,尤其是对伪书史料价值的认识,他更是有详细之阐述,这也是其辨伪思想实现的意义所在。今以专章的形式着重叙述之。第三部分,叙述胡应麟关于伪书类型及辨伪方法的理论总结。胡应麟对伪书类型的划分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二十一种伪书类型”、“伪书真伪定性分析”及“伪书在四部分类中的比率”;胡应麟对辨伪方法的划分最具有理论色彩,共分为八条,学界称之为“辨伪八法”。对于此部分内容,历来都是学者称誉的重点,也是《四部正讹》一书的精华所在,对此前人已多有阐述。今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对此理论方法的认识而给予了重新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对《四部正讹》进行评价。此书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对前代的辨伪成就进行了理论总结,而且其成果也被后人承袭与发展;当然,此书内容的阐述也有缺憾之处。今在结束对《四部正讹》一书内容的分析概括后,在此基础上来对此书进行功过评价。以期对其能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