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滤波器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导航定位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机器人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智能性、机动性以及自主性,可以在极其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完成人类不可完成的探测、探险和操作等工作。在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是其能实现真正自主移动的基础,而自主定位则是自主导航的前提。为了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机器人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Mapping, SLAM)能力成为机器人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核心问题,也是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关键,是机器人感知能力和智能水平的体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指在未知环境下,机器人根据传感器提供周围环境信息和位置估计,逐步确定自身位姿并且建立增量式地图的过程。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在室内、室外、水下环境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论文首先介绍了AUV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当今应用比较广泛及本文需要了解的几种SLAM算法,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SLAM算法的原理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出这些算法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在粒子滤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无迹FastSLAM算法,并用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算法首先将UPF与UKF算法相结合,利用UPF估计机器人位姿后验概率估计,同时利用UKF处理地图估计部分,避免了雅克比矩阵的运算以及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问题,大大提高了算法精度,并且同等精度下,减少所用粒子数。此外,针对FastSLAM算法中重采样引起的粒子退化和衰竭问题,利用粒子群优化技术(PSO)对重采样过程进行优化,在重采样后,选定目标机器人位置,然后利用PSO算法调整粒子分布,使得粒子集中于机器人的真实位姿附近,通过上述步骤对粒子集进行PSO优化,缓解粒子退化和衰竭问题。最后,通过公开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以及实验室自主实验平台水下机器人C-ranger的团岛海试实验来验证该提议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提议算法与其他算法等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满足了定位与构图精度满足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的要求。
其他文献
信息科技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与观念,人们对家庭自动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促进了智能家居的发展。所谓“智能家居”,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组建家庭局域网,实现家居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本文在物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针对智能家居的特定应用,探讨了智能家居的总体结构和控制平台的设计方案。“最后一英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各大网络都在制定自己的标准。根据家居特点以及传输的数据结构,本文提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不受到距离、光照、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具备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目前,SAR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
场景深度获取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挑战。它的应用涵盖了机器人导航、模型重建以及人机互动等方面。激光扫描采用逐点扫描,获取深度太耗费时间,不适用于动
现代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和地理环境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雷达探测能力。通过利用电磁和地理环境知识,动态调整雷达发射波形(组),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探测
多视角医学影像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医学图像。医学影像案例检索的主要目的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传统的图像检索方式采用的是单幅图像进行检索,随着医学影像案例数据不断
图像拼接技术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热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视频检测、遥感、视频压缩与检索、3D虚拟场景构建等领域。  本文对基于特征的图像配
在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中,视频通信占据着通信数据流量的绝大部分,视频传播前进行压缩是解决视频数据过于庞大导致传输困难的有效办法。尽管目前视频数据的压缩比已经比较高,但
当前,有线和无线网络组播通信在传输层均使用UDP协议,但难以应对分组丢失和网络拥塞,无法提供传输可靠性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
快跳频(Fast Frequency Hopping,FFH)系统由多个跳频频点传输一个调制符号,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然而,传统的FFH/MFSK系统频谱效率低,且存在非相干合并损失,为此,本文研究
水下电磁通信是目前水下通信课题的研究热门,这一技术被广泛用于水下探测等领域。使用电磁波在水下通信,不仅通信速度快、信息传输速率高,而且介质中浮沉、沙粒等悬浮物对通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