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兴起并发展至今二十余年来,随着研究语料的扩展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翻译语言的了解更加客观深入,特征译语(translationese)概念中的中性化和相对独立的意义越来越得到凸显。然而在以往的基于语料库的描写翻译语言研究中,另一个重要概念--翻译共性假设(translation universals)与此时有交织重叠,且此类研究少见从不同语域划分出发,结合形式、语义、语用三方面的全面考察。 本研究首先厘清了特征译语与翻译共性的概念。特征译语涉及到具体语言中相对于目标语言的语言特征偏离;而只有一种为所有翻译语言所共有的,不受特定语言对影响的普遍化了的共性特征才能称之为翻译共性。在明确了这两个术语的关系后,对这两个概念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又相对独立的特点进行了阐明:两者都产生于翻译过程当中,并体现在翻译产品里,但是特征译语是在特定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处于具体的层面,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而如果的确有一种普适的共性特征存在的话,则可以依靠这些具体表征总结出来,后者应该处于抽象的层面,是普适的。提出“特征译语”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普遍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受语域和源语及译入语本身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 继而笔者在四个相互匹配的百万词规模语料库(原生英语语料库FLOB、翻译英语语料库COTE、原生汉语语料库LCMC、翻译汉语语料库ZCTC)中,对翻译英语和翻译汉语中的特征译语在新闻、通用、学术、小说四类语域下的表现展开了对比考察。研究发现,特征译语中所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可以分为语域共性/个性特征和语言共性/个性特征。这些共性与个性特征,在跨多种语域/语言和不跨语域之间表现为连续体,两者所跨的语域和语言越多,所反映的共性特征越强;跨的语域和语言越少,所反映的个性特征越强。而所谓翻译共性假设,是出现在跨语言并跨语域的共性特征译语这部分的,如果所跨的语言越多,跨的语域越多,其普遍性就越具有说服力。当出现在多个语域下、多种语言中的特征译语的共性特征达到极端(在所有语域、所有语言中均出现)时,则可称之为确定无疑的翻译共性(Translation Universals)。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英语特征译语和汉语特征译语中,无论是跨语言的共有特征,还是两种语言各自的个性特征,都在学术类语域下出现最多,也就是说,在书面化程度最高的学术类语域下,特征译语表现得最为突出;翻译汉语文本中的跨语域共性要比翻译英语文本中的跨语域共性表现更加丰富;特征译语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均可在形式、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有所体现(这三个方面之间时有互动重叠),并通过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等层面上的多种语言形式反映出来;翻译共性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在认知共性的方面,建立在人类共同认知的基础上。 总之,无论是汉语翻译语言还是英语翻译语言,其特征译语在不同语域下既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也显示出一定的共性倾向,这些共性与个性特征交织共存,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充分说明了翻译的复杂性。所谓“翻译共性”假设,反映出的更多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基础,以及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一种思维上的共性倾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跨语言的共性更多反映出的是人类认知语言表达中的共性倾向,而跨语域共性反映出的则更多是在翻译过程中语言进行转换时所体现出的一种思维认知上的共性倾向。语域差别的原因在于其为语言表达倾向提供了语境的诱导。在规范性强的语域下(如学术类),翻译文本中的特征译语的两极化(共性与个性)表现尤为突出。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而结合语言类型学及词汇触发理论,对研究结果尝试进行了一番初步的解释与探索,并提出可以借鉴结合现有的成果,对特征译语研究进行一种综合性的解释与探索,如可以外以语言类型学、语言对比研究中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为助力,搭建起方法论框架;内以词汇触发等相关理论为助力,为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提供合理可行的理论解释可能。 本研究所做的创新尝试与探索的初步成果与意义主要在于: 1)厘清了特征译语与“翻译共性”的各自概念与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特征译语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乃至翻译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2)对翻译英语、翻译汉语这两种大跨度的翻译语言进行对比考察,所得到的结果,尤其是具有共性倾向的特征,会比以往大部分研究中对单一翻译语言的考察或对属同一语族内的语言对比后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将不同体裁的语料按照语域划分后进行考察对比,更加符合语言的社会特征,更科学严谨。 4)将语言形式特征与语义、语用特征结合考察:更加符合语言的本体属性特征,而且互证后得到的结论更加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5)引发了对“共性”现象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再思考。在翻译语言研究中,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尤其对于共性观察角度的划分、观察标准的设立,要慎重分类甄别。 虽然囿于时间、精力、研究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性,研究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是已经得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让我们对翻译的复杂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