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检测和识别系统研究

来源 :五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份鉴别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而人体丰富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为此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因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生物识别是一种根据人体自身的生理特征(如指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识别身份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信息传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识别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其它的生物测定方法如指纹、声音和虹膜等,要求测定者主动配合,才能达到识别的目的,而人脸识别却不受这种限制。因此,人脸识别正在成为当前人们关注和投入较大研究力量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近十多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应用上急需解决的人脸分割定位和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从而突破了人脸分割和图像检测等方面的一些难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缝隙测量的分割算法。该算法可以准确划分背景和目标、多目标相互重叠及同一目标不同部位的分割,并且取得了理想的分割效果;分割图像所用时间比相关文献的记录时间大幅减少,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分割效率。同时,对目前的主要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的最新进展作了归纳,并指出各算法的优缺点。2提出了一种结合直方图匹配和形状约束的人脸跟踪方法。把人脸形状看成是一个椭圆。首先通过带空间信息的自适应直方图匹配,来估计一个大体的位置。在直方图匹配中,采用了均值漂移的优化思想自动搜索匹配路径。然后,结合椭圆形状约束,采用椭圆边界上点的归一化梯度模型来准确定位位置及其尺度的大小。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3提出了一种基于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改进算法。无论是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还是PPCA(Probabilistic 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算法都是一种基于二阶统计方法,也就是说,仅仅使用了人脸数据中的协方差信息。同时,在这些方法中常常假设变量具有高斯属性,但是在实际中存在许多非高斯属性的变量,而对于非高斯变量存在成分的统计独立与成分的统计不相关是不等价的。因此,在神经网络和信号处理中提出了一种高阶统计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非高斯变量,充分利用高阶统计量中所包含的信息,同时使其分离出的成分尽可能独立,即称为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但是,ICA具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同时也假设模型是无噪声模型,称为无噪声ICA。因此,在实际中很可能导致病态情况。本文基于ICA和核技术的优点,利用重构核希尔伯特空间(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RKHS)内的非线性函数作为对比函数,将信号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并运用核方法在该空间内搜索对比函数的最小值。因此,与传统ICA方法相比,基于核独立成分分析(KICA)的人脸识别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关于理论的辨析,比如对于理论的推导分析;对于理论的比较分析.接着阐述了通过复合展现全称或者特称命题,以此检查知识点的使用的能力.最后通过单一展现,检
对人的观察和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智能视觉监控、行为理解、步态识别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摄像机的分辨率和视野范围有限,限制了单摄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在整个TD-SCDMA产业链中,终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终端的通信功能主要依赖于终端协议栈软件,只有依靠性能可靠的协议栈软
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其重要组成内容,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神经、体液调节二者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通信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协作地感知、监测和收集各种环境下所感知对象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协作式信息处理,获得感知对象的准确信息,然后通过Ad hoc方式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本文设想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照明系统(如路灯,体育馆灯光等场合)可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灯光管理和照明设施,起到节电效果,实现“绿色”照明。本文首先介绍
网络测量的主要作用是掌握网络的相关信息和运行状态。网络测量为网络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关键的输入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的网络测量问题包括端到端/链路可用带宽测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连接到互联网中。人们在充分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和高效的同时,也不断受到各种计算机病毒感染和黑客恶意攻击的侵扰。其中,
在图像和视频的处理过程中,由于采集、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影响,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常常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为此,人们提出了超分辨率(SR)重建技术,即从多幅降质的低分辨率图像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简单、稳定性高的身份识别路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作为新兴的图像处理工具,可以看作
随着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频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与当前视频技术编码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个矛盾,VCEG和ISO/IEC两大国际组织在各自推出H.26x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