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稀土镁合金热/力压缩变形行为及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熔炼、铸锭方法制备Mg-0.45%Zn-0.50%Zr(1#)、Mg-0.48%Zn-0.52%Zr-2.53%Nd(2#)、Mg-0.46%Zn-0.53%Zr-2.49%Nd-3.95%Y(3#)3种含稀土镁合金。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2#、3#合金进行热/力压缩模拟实验,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硬度测试及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分析了1#、2#、3#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含稀土镁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呈现不同的形式。2#、3#合金试样在较低温度下变形,加工硬化成为影响材料组织性能的主要因素,应变速率越大,加工硬化就越快。2#、3#合金在中等温度下变形,除了加工硬化外,动态回复产生软化作用。2#、3#合金在较高温度下变形,超过一定的应变值后真应力都有下降趋势,表明材料已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成为决定材料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2)2#、3#合金的热变形过程中稳态流变应力受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影响。在同一应变速率下,真应力水平随变形温度提高而降低,且低温变形时,小应变量范围内加工硬化作用明显,达到峰值应力后试样断裂或流变应力进入稳态流变阶段,加工硬化低甚至呈现出加工软化趋势。在同一变形温度下,对比不同应变速率的压缩曲线,材料的的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3)通过对2#、3#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表明,合金在300℃温度以下变形是很困难的,加工硬化严重。只有在超过300℃温度范围变形,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开始起主要软化作用而有利于合金成形。Mg-0.5%Zn-0.5%Zr-RE合金的适宜挤压变形温度为350℃。   4)2#合金(Mg-0.48%Zn-0.52%Zr-2.53%Nd)的相组成为基体α(Mg)相和稀土Mg12Nd相,3#合金(Mg-0.46%Zn-0.53%Zr-2.49%Nd-3.95%Y)的相组成基体α(Mg)相和稀土Mg41Nd5、Mg24Y5相组成。   5)稀土元素Y对提高镁合金高温抗拉强度有明显的作用。3#合金挤压态在300℃时的抗拉强度为202.53MPa,而2#合金挤压态在300℃时的抗拉强度只有79MPa。T5处理能提高3#合金的高温抗拉强度,250℃拉伸试验时,抗拉强度从挤压态的207.6MPa提高到T5处理时的224.34MPa。
其他文献
利用两种新型的人工载体ACP(Aaagular Cubic Polystyle)和PM(Polystyle Miture)实现生物强化技术,对湖水中的土著微生物进行有效富集,构建出丰富的生物相,通过人工载体表面上多
本文对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将硅元素引入高分子基质中以便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基于此,采用键合法和掺杂法分别制备了两种含硅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探究。在键合法的方案中,先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开环,开环后的D3F再与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CA-603)反应得到氨基氟硅油(PFSi),接着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
学位
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与人体骨骼相当,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之一。然而,碳/碳复合材料是生物惰性材料,
本文采用电弧熔炼技术合成BaTi2O5纯相粉末,经热压烧结制备出较高致密度的BaTi2O5陶瓷,研究了烧结工艺对其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通过工艺调整和结构控制并引入与BaTi2O5相匹配的MgO薄膜缓冲层,在Si衬底上制备了(020)择优取向的BaTi2O5薄膜,为新型功能器件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铁电新材料。研究表明,采用电弧熔炼技术可以有效抑制BaTi2O
共轭有机分子其在光电学和光学材料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远景而成为最近研究的一个热门。蒽类衍生物在几何构象上具有高度的扭曲结构,易表现出聚集诱导荧光发射(AIE)现象,具有聚集
添加外源性物质(秸秆焚烧物和生物碳)可改良贫瘠黄土、提高肥力。研究外源性物质对寒旱区黄土吸附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对石油污染物在黄土中的归趋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寒旱区黄土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分析和电镜扫描表征小麦秸秆焚烧物(BC-ash)和生物碳(BC-200、BC-400、BC-600)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的外源性物质对黄土吸附石油污染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