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因素研究——兼论北京对策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主角,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推动者,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和各类地区总部,承担着全球性或区域性经贸活动的决策、组织、管理、协调功能。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在一个国家数量的多寡,也就成为了该地区是否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重要因素和标志。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首先是基于公司本身的战略考虑,但是客观上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有一定程度的吻合,并对后者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入驻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在亚洲地区,集聚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经达到了相当数量:新加坡大约6000家外国公司中,有3600家跨国公司以区域总部形式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已达966家,开设地区办事处的外资公司2241家。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将亚太地区总部或中国总部设置于中国大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外向型经济是首都经济的特征之一,因此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北京自身特点,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速产业升级,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便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共分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有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涵、产生的背景、作用、相关理论及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意义。接着分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新加坡、香港两个成功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的区位因素要求。最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弱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从动态角度研究北京的优势与不足,对北京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近二十多年来,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相较于其他产业,信息产业中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它们的创新决策更需要考虑网络外部性。本文以寡头垄断企业创新决策行为为研
家庭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个基本主体,在经济行为中普遍面临着三个问题:消费和储蓄的分配、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分配、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分配。家庭的资产总量和结构不仅直接与居
世界贸易保持了20多年的持续增长,而由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议题,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经历着贸易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