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初步鉴定及其疗效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成功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②建成可靠、稳定的1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将胰腺干细胞成功移植入大鼠体内,使其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③为利用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①取SPF级新生大鼠的胰腺组织,用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②以低糖DMEM为基础培养液,于不同时期分别添加血清、bFGF、EGF、ITS、LIF、N2、B27等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及生长特性。③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Nestin及CK19检测,进行初步鉴定。④给予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Streptozotocin,链脲佐菌素)液65㎎/kg,7d后血糖>16.65mmoL/L判定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⑤将成模的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腹腔移植胰腺干细胞,移植细胞数约为2×10个,对照组移植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两组大鼠均于移植前48h测定空腹血糖,移植后每周测空腹血糖1次。   结果:①新生大鼠胰腺内纤维组织少,体积小,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简化了胰岛分离步骤,减少了污染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②在培养的24h可见细胞贴壁,但贴壁细胞数量较少,改用无血清培养后,贴壁细胞快速长,10-15d形成单层细胞汇集,细胞形态较一致。③培养所得细胞一直较多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Nestin,随培养时间延长,表达CK-19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④大鼠注射STZ7d后,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⑤实验组大鼠移植3周后血糖开始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   结论:①新生大鼠胰腺消化后,获得的细胞于不同时期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Nestin、CK-19,此细胞可连续传代。②腹腔一次注射STZ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③胰腺干细胞经腹腔移植后,具有一定的抗大鼠糖尿病作用。
其他文献
把油锅烧得通红,倒入食材一阵爆炒,顿时油烟齐冒、菜香四溢,一顿家常炒菜随即摆上了餐桌……这便是时下不少家庭厨房中的常见景象.可你是否想过:美味固然满足了你的口欲,而油
期刊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和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探讨RT-3DE
夏天出游易中暑,轻者头晕眼花、恶心呕吐,重者突然晕倒、四肢痉挛,甚至虚脱而死亡.怎样预防中暑呢?以下是一些预防诀窍,让您在旅途中与中暑说拜拜!
期刊
夏日雨后的清晨,置身于荔枝园,一串串鲜红欲滴的荔枝果垂挂在被压弯的枝条上,与深绿色的树叶相映成趣,四野飘溢清香.那如画的景色十分诱人,不禁让人想起唐朝张籍的诗句来:“
期刊
人们每一天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少不了“新鲜感”,健康也不例外.保持新鲜感,需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依笔者长期观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期刊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普及,给孩子们的眼睛带来了负担,要谨防三大眼疾危害孩子的健康.rn一、近视rn儿童近视多半是“假性近视”,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视力仍在发育,眼睛睫状肌的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