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之一,广受大众喜爱。在中国最享盛誉和好评译本的是王科一和孙致礼两人的中译本。前人对这两个中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文学角度,而鲜少有人从生态翻译学这一系统全面的角度比较这两个译本。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本文主要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比较了两个中译本,即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译本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出了生态翻译学诠释。同时本文试图进一步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此来分析了译本中不同点产生的原因。在语言维上,从词汇层面、修辞层面和句法层面进行了分析;在文化维上,对称呼语、文化负载词、谚语、风俗和社会现象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在交际维上,对两个译本的交际目的和效果进行了讨论。通过比较得出,尽管王科一的译本也对三个维度进行了适应性选择转换,但是孙致礼的译本在三个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程度更高。两个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不同转换,是由于两个译者对各自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的适应,即不同的个人经历、能力和翻译的动机,不同的翻译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读者需要以及对原文不同角度的选择性适应。通过分析得出,孙致礼的译本具有更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因此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说是更好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