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于全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有着熟练的媒体使用技巧、优越的媒体接近权和强烈的表达意愿,成为高校危机事件的高效“传播因子”,为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监管和控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媒体以其共享和参与式新闻报道方式,打破了高校官方单向信息控制的局面,不仅给高校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其信息整合和沟通提供了新的发布平台和信息渠道。高校危机事件应对的重头和难点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和不对称,这种不确定和不对称是由传受双方的地位、利益、立场相对立所引发。当下,高校危机事件中信息发布的主要形式包括高校新闻发布会、校内系统信息通报及网络信息发布,缺乏基于新媒体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机制。高校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呈现出发布时间节点化、发布文本模式化及发布对象“高知”化等特征。新媒体对高校危机事件中信息发布的受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众网络化生存呈常态;移动和碎片化媒体接触特征突显;群体情绪诉诸行动的意向增强。同时,高校危机事件中信息发布主体的议程设置也面临着议题分散多元、意见领袖引领深度解读、高校主动议程设置难度增大等深刻变化。从宏观的信息发布环境来看,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呈现出基于平等的双向发布、基于社群的链式发布及基于交互的自主发布等特征。这些新变化作用于高校信息发布,给其带来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同时,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信息发布面临着动态化传播与传统信息决策程序化的二元对立、人性化传播与传统信息发布官本位的二元对立、多元化传播与传统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的二元对立。而这些主要归因于新媒体技术引发的信息博弈,高校新闻发言人陷入角色困境以及已有传统危机沟通机制的局限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重视舆情动态监测、强化舆情精准引导、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规范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话语沟通技巧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在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和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为高校在新传播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信息沟通和形象管理提供科学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