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国家实施相关政策以鼓励支持农地流转,农地实际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等各项权能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农地流转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业部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533.3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8%(农业部,2014)。但是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土地利用管理违法违规问题依然屡禁不止,相对于家庭联产承包,现阶段的农地流转是传统土地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牵涉力和影响力也更强,所以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农地流转制度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地流转政策的演变历程以及农地流转各方面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同中国的农地流转制度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农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农地流转的症结所在;然后在深入考察了河南省郑州市和驻马店市农地流转的现状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河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微观上论证了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博弈论理论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业经营者、村委会、地方政府等利益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相互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当前农地流转制度的一些问题。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还不健全,其发挥的力量作用较为薄弱;在农地流转管理方面,相关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在推进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村委会和农民非农收入比重的影响,只有充分实现了农民的非农就业,使得农地流转成为农民的内在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地流转的发展。农地流转是农户、村委会、农业经营组织、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主体多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只有在正确认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和行为动机的基础上,从和谐博弈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试,才能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共赢,进而促进农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