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Nephroblastoma)、Wilms’瘤(Wilms’Tumor)。属胚胎性恶性混合瘤,是婴幼儿期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也是应用现代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之一。肾母细胞瘤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由后肾胚基异常增生,未分化成正常的肾小球和肾小管而生成。肾母细胞瘤的瘤组织主要由3种成分构成,即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和胚芽组织。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状况,重点分析长期生存者的身体生长发育,造血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残余肾脏功能及代偿情况,复发与第二肿瘤,以期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进一步分析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诊断、治疗因素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1981,7-1999,12,共117例肾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通过信访,电话询问,告知来诊复查,随访内容包括:生长发育,尿流学检查,残肾功能,血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影像学检查;用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临床分期的5年生存率;FH,UH生存率的差别用x2检验,各临床分期生存率的差别用2×C表分析。
结论:针对不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采取规范而合理的,个性化的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存活率,放疗后的脊柱侧弯和腰肌发育不良使患儿的身高低于正常,术后及放射性肾炎会影响残余肾脏功能,放射性脊神经根炎为可逆性,综合治疗后免疫系统出现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和比例失调,对子代的影响仍需继续观察,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不大,对肾母细胞瘤复发和二次肿瘤争取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