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灵活多变的自然语言描述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关系作为空间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认知地理空间的重要内容。自然语言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灵活多变的自然语言描述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关系作为空间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认知地理空间的重要内容。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灵活性等特点,空间关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两者组合起来大大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计算机所需的形式化语言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的符号系统,如何让计算机同人类一样智能识别并理解自然语言中的空间关系信息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自然语言空间关系为切入点,以地理空间信息的“文-图”转换为目标,开展了模糊语义下的自然语言空间关系认知、描述、可视化表达研究。首先,在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面临发展缓慢、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阐述“文-图”转换概念及过程,并根据自然语言空间关系描述的内在特性,将自然语言描述按照“模糊”程度的不同分为完全模糊描述、区间模糊描述和定量模糊描述三类。其次,针对环境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群开展认知实验,研究得到人们对于空间关系认知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距离关系、方向关系、拓扑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人们在进行自然语言空间关系描述时的特点及内容,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划分模糊语义词汇类型,构建拓扑、方向、距离以及方向+距离关系的常用句法模式,为语义解析及形式化表达奠定基础;研究人们在将空间关系认知与描述转化为图形时的规律,定义几何特征指标,利用决策树算法获取定性距离形式化表达规则,并构建八方向关系模型,借助两种可视化表达方法——随机参数法和缓冲区法,实现对自然语言空间关系描述的模拟表达。最后,采用“用户层-服务层-数据层”三层架构,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设计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模糊自然语言描述与点-线要素之间的“文-图”转换,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地理空间信息的识别、推理、计算、与表达提供方法支持。
其他文献
跳频通信系统因其抗干扰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保密通信领域中。跳频通信频率的不断跳变对非合作通信的侦察与预测带来了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控制载波频率跳变的跳频序列,它具有伪随机的性质。但跳频序列始终是通过确定的模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意味着非合作通信系统通过研究跳频序列的性质,找到它的规律,就可以在截获部分频点的基础上对后续频率值进行预测,达到跟踪干扰的目的。而在实际应用中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在微观晶相层面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特有的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SME)和超弹性(Superelasticity)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解释,
政府统计数据作为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种反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各种发展规划、战略的重要依据,政府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
塌角是精冲件基本特征之一,其大小会直接影响精冲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精冲件塌角的大小一直是精冲研究的热点。目前塌角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影响塌角的因素、各
人类同时存现于物理、心理和社会空间,其中事体总是以长、宽、高为参数表现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占据一定的空间。事体空间位置的锚定在语言系统中用介词实现。与此同时,表征事
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江左名区”之姑苏,不仅为彼时区域经济之缩影,而且留下了大量真实明晰的工商业碑刻资料。明清工商经济的繁荣催生了一系列的工商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们对微型化产品需求的增加。生产微小产品的相关技术日益受到研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关注,其中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就是其中的热点。超声振动辅助微成
委婉语作为一种美化语言的技巧,广泛地渗透于当代人类文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客利用大众思维体系的漏洞粉饰辞藻,打着所谓人道主义旗号肆意暴力入侵。在国际外交冲突频
《齐格弗里德牧歌》是作曲家瓦格纳1870年为妻子柯西玛庆生而写的小型管弦乐作品。随着国内近年来掀起的瓦格纳作品热潮,《齐格弗里德牧歌》作为瓦格纳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其上
目的:探讨自我录像示范的干预对学龄初期儿童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养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对常德某小学一年级目标班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