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提出,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政府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极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短缺问题尤其严重。武汉市虽然是一个特大城市,但仍有广阔的农村地区,2003年底,武汉市辖37个乡镇,包含20621个村。因此,武汉市面临着艰巨的新农村建设任务,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是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相关理论综述。介绍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以及国内研究领域对义务教育投资机制研究的现状。(2)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理论分析。阐明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界定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内涵,确定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支付主体必须是政府。(3)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失衡的实证研究。首先,从总量和增速两个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总量进行研究,并用回归模型论证其结果;其次,从四个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4)以湖北省武汉市所属潘塘镇、李集镇、汪集镇的30所农村中小学作为样本学校,对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5)总结前面论述分析中的相关结论,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财政现状的几点思路。 本文的创新点:(1)立足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针对武汉市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税费改革后中部农村较有代表性的武汉市所属新洲区潘塘镇、李集镇、汪集镇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现状进行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2)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现行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流动性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基础,流动性越好,市场生命力越旺盛,流动性一旦遭遇危机,市场运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均是由于局部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引发显著的溢出效应,从而导致危机跨市场、跨区域甚至跨国际蔓延。我国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在逐步融合的发展进程中,不但市场效率在提高,市场间的关联性也在增强,一个市场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会很快影响到另一个市场。另外,我国股市运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