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政策下城市居民出行意向及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达到新高点,使城市在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机动车的使用加以管控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必要之举。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政策能够有效管理小汽车出行需求,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许多城市。限行政策作为TDM措施中的一种,近几年来应用于国内一些大城市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成为许多城市治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但限行政策实施后,由于出行个体的异质性,出行者对限行政策的应对行为存在差异。部分出行者采取了规避限行或违规出行的消极应对行为,这严重影响了限行政策的综合效益。因此,本文以西安市实施限行政策为例,探究了影响出行者限行后出行意向的显著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考虑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出行者在限行政策下出行方式选择行为。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并实施问卷调查。通过行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RP)和意向偏好(Stated Preference,SP)联合调查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利用Likert 5分量表衡量出行者的心理感知因素和出行意向,借助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情景因素下的组合场景,获得出行者在假定情景下的出行方式选择。本文采用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2种方式,基于随机抽样调查获取出行者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限行政策实施后,出行者减少了限行日的弹性出行和私家车出行、增加了其他交通工具的使用;多数出行者对限行政策持支持态度,在限行日几乎不会违规出行。其次,研究限行政策下城市居民出行意向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依据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现有相关研究,选取机动化问题感知、政策效果感知、主观规范、政策认知、政策态度等心理感知因素和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征,构建了限行政策下城市居民出行意向模型,采用多指标多原因(Multiple Indicators Multiple Cause,MIMIC)模型验证了出行者心理感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出行意向的作用机理,分析了社会经济特征对出行者心理感知因素和出行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态度、政策效果感知和问题感知对出行意向有直接的显著影响;政策态度和政策效果感知是中介变量,政策效果感知、主观规范通过影响政策态度进而影响出行意向,问题感知通过影响政策效果感知进而影响出行意向;潜在变量对限行后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影响的总效应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政策效果感知、政策态度、问题感知、主观规范;社会经济特征是调节变量,能够通过调节出行者的心理感知因素间接影响出行意向。政策认知对出行意向没有显著影响。最后,研究限行政策下不同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根据出行者的社会经济属性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CHAID)细化小汽车出行者的类别;考虑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出行特征以及情景因素,分别采用固定参数logit(Fixed Parameters Logit,FPL)和随机参数logit(Random Parameter Logit,RPL)模型构建不同群体限行后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指标对比这2个模型的优劣,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小汽车出行者可以分为仅有1辆车的青年出行者、仅有1辆车的壮年出行者、仅有1辆车的中老年出行者和有多辆车的出行者4类;从模型检验结果来看,4类群体的RPL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好于FPL模型;限行政策下,低收入的仅有一辆车的青年和壮年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但是远距离出行的仅有一辆车的中老年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小汽车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吸引仅有一辆车的出行者在限行日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出发时间在7-9点、出行距离远的有多辆车出行者在限行日依然会选择小汽车出行;交通是否拥堵并不会改变有多辆车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但是效果显著的限行政策有助于有多辆车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研究结论为引导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提出建议,为城市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制定差异化的限行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空气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建筑产业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中所占据的比例比较大,这也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建筑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关注力度,并且结合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单位工程建设体系建设当中,抓好细节之处,为提高建筑单位成本控制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建筑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也将从成本控制应用这个角度出发,对其意义、应用问题和策略等进行简述,以供相关行业借鉴和参考.
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的意义,重点分析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施工的一系列因素和施工管理办法.通过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施工单位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促使人们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市政工程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性项目之一,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然而,在很多市政工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施工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降低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不利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并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需要提高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源头上减少施工隐患问题,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力度.
近年来,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技术在不断发展,同时用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单一网络已无法满足用户的所有业务需求,融合多网资源的多源异构IoV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多网同时覆盖的异构网络环境下,设计一种合适的网络选择算法,以解决用户接入网选择的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为解决异构IoV环境下用户接入网选择的问题,首先,本文引入用户满意度和效用函数的概念,基于传统香农容量
近年来青藏地区发展迅速,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修建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势在必行,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利用既有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比选方案。本文以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研、离心试验以及数值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拓宽路基温度和变形的分布规律,评价了冻土拓宽路基长期稳定性,寻求多年冻土区路基拓宽最优方案。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基于青藏公路现场调研数
传统建筑施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很大,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不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了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不断出现了越来越多符合潮流、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安装便捷、节约能源等特点,还有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本文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实践状况,分别从园林绿化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意义、工程设计的管理工作、项目部建设、施工机构建筑设计、工地监督管理以及各工艺的监控、植物材料的施工监理、施工养护、竣工验收等方面阐述了园林造景管理工作和监控.由此看出,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监控与时间管理、成本管控、安全控制等之间既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统一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进行研究,主要从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构造物外观等各个检测项目着手,研究各个检测项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对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工程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所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此次研究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本文将围绕施工企业成本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提高管理与控制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此帮助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高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降低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市政部门需要严格对待工程管理中的质量问题,找出质量控制的要点,从而做好城市建设的工程管理工作.井盖板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市政井盖板的日常维护管理,可以使市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城市发展也有良好的设施基础.通过对市政井盖板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的管理,把控井盖板质量,加强监督巡查力度,确保井盖板安全有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