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异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的发育障碍。多在婴幼儿时期起病,3岁左右症状变得典型,并能得以确诊。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一种亚型,以社会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狭窄的兴趣为主要特征。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的生成场所,提供90%的ATP能源。线粒体中含有DNA,称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线粒体DNA直接暴露在高氧环境中,自身缺乏蛋白的保护以及损伤修复系统,故线粒体DNA更容易受到氧化损伤,并且难以恢复,从而更易出现变异。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与孤独症存在相关性。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会影响脑部供能,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而多项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的大脑发育存在异常。本研究以儿童孤独症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变化,进而探索这种异常与儿童孤独症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   目的:   研究儿童孤独症外周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异,探索线粒体DNA的功能障碍与儿童孤独症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   方法:   1、共入组101例儿童孤独症患儿和118例健康体检儿童。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母孕期情况、养育情况、既往史、家族史及体格检查。孤独症患儿同时调查症状的表现及评定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the childhood autismrating scale, CARS)。   2、抽取肘静脉血2-4ml直接注入含有EDTA-K2的抗凝管中,颠倒混匀并冰冻保存。用DNA试剂盒提取血液DNA,4℃保存。通过搜索资料,设计线粒体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3、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孤独症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用GraphPad Prism5绘图软件绘图分析。   结果:   1、纳入孤独症组患者共101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例。纳入正常对照组共118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26例;   2、孤独症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0.039);   3、男性孤独症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多于男性正常对照组(p=0.031);女性孤独症组血液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1);   4、在<6岁年龄组中,男性孤独症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6-13岁年龄组中,男性孤独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830);   5、<6岁男性孤独症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与6-13岁男性孤独症组差异不显著(p=0.0723);<6岁男性正常对照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低于6-13岁男性正常对照组(p=0.001);   6、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症组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数增加,但增加趋势不显著(r=0.142,p>0.05)。   结论:   1、孤独症患者血液白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异常增多,主要为男性患者,而非女性患者。   2、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症患者血液白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异常增多,主要集中在小于6岁阶段,而非6-13岁阶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脏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相关性,为评估肝硬化患者PHG严重程度及诊断肝硬化患者PHG、PHG出血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66例肝硬化患
目的本课题用不同浓度UU1与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b-FGF、H2O2含量变化,初步分析不同浓度的UU1及不同作用时间对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上清液中b-FGF、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总体上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研究显示1.0u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RARα2+的骨髓瘤细胞及
目的:   通过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的CT定量参数与视觉评估(VS)、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评价CT肺定量技术对DILD肺组织损伤量化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及胎盘组织中的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Ghrelin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
研究背景: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是一种攻击黑色素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性致盲眼病,常累及眼外组织器官包括耳、脑(脊)膜、毛发及皮肤等。急性期典型临床表现有弥漫性
目的:   回顾性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ARDS患者的收治状况,基于新的柏林标准探讨其在我院ICU中的发病构成比,病死率,原发病特征,病死相关因素等。   方法:   应用柏林定
目的: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而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是近
目的探讨与非溶栓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溶栓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426例,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指标和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床旁盲插螺旋型空肠营养管到达幽门后的比例、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建立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