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扬大桥排桩冻结法深基坑监测分析与反馈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桩冻结法首次应用于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南锚碇深基坑,成功的解决了基坑围护和基坑封水的问题,由于排桩冻结法作为新的施工工艺,也存在一些难点尚待认识和解决,依赖监测信息的反馈与预报可以修改或完善设计和施工方案,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经验。 论文基于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了排桩冻结法深基坑现场的各项监测数据分布和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可信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施工监测数据资料,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并验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排桩水平位移校正的必要性和校正方法,并验证其正确性,为基于监测的正反演分析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其方法可应用于工程的分析。对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南锚碇排桩冻结法深基坑进行施工监测反馈分析。 通过排桩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的监测数据和变化分布规律分析,判断冻胀力平均值在0.5MPa左右,比设计时估计的0.1~0.2MPa大得多。说明相对于普通基坑,冻胀力对排桩冻结法深基坑稳定的影响异常显著,是排桩冻结法深基坑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参数。论文论述了排桩水平位移校正的理论和方法,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排桩水平位移校正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排桩水平位移校正公式能满足稳定性正反分析的需要。监测与反馈分析结果表明在国内外首创的施工富含水深大基坑新技术——排桩冻结技术,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南锚碇深基坑获得了成功应用。建立的大型基坑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满足基坑监测与反馈分析的需要,分析得到的规律性结果可以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微地震技术是一种日趋成熟的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微地震射线理论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微地震记录的一些特征。在微地震射线理论模型中提出了两种介质模型(层状均匀介质
锦州9-3油田投产5年后即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采出程度较低、地层亏空严重、在边水和注入水的双重影响下,单层突进严重,含水上升过快、油田原油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相当突出。
铝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力、航空航天、舰船、车辆等工业中,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轻金属之一。由于铝合金对氢的溶解度呈陡降特征,焊接时易
发生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东河口滑坡在滑动后掩埋了处于下方的东河口村,共摧毁四个村庄和东河口电站,并造成780人遇难。滑坡碎屑流停积后阻塞了红石河与青竹江,形成两大堰
苏通大桥桥位区河床松软覆盖层厚约300m,主桥群桩基础由131根直径2.8m、长117m的钻孔灌注桩组成,桩距与桩径比仅2.29,可能存在的群桩效应使得其沉降很难预测。桥位区江面宽达6km
为解决车削中的断屑困难问题,常见的断屑方法包括:改变切削参数、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使用外加断屑装置以及使用断屑槽刀具等,其中使用断屑槽刀具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断屑方法
传统封闭式数控系统存在诸多缺陷:不同产品互不兼容,导致使用周期缩短、使用成本提高:缺少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互换,致使企业信息化渠道受阻;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