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2016年版健美操竞赛规则内举办的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我国的有氧踏板项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随着新规则的颁布,我国要保持有氧踏板项目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对2013-2016年周期世锦赛各赛事的探讨对我国有氧踏板优势地位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3-2016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为依据,以第12-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有氧踏板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24套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24套成套动作的比赛成绩、艺术编排、完成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了解各个国家有氧踏板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有氧踏板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有氧踏板项目的发展提出对策及合理化建议,为保持我国在该项目上的优势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踏板内容方面,操化单元的使用数量均值逐年递减,操化组合数量均值为3,操化组合中运动员分组以4-4和2-2-2-2模式为主,板上拍数的比例均在62%以上。踏板上板步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主要有单脚和双脚两种。踏步、弓步和吸腿使用次数最多,转体360°、侧踢、前踢、旋转步、小马跳及双脚上板等步伐的使用次数较少。中国队在上板方式上,过于集中到一种或两种步伐上,上板方式单一。2.在主体内容方面,过渡动作与连接动作的使用拍数为3:2,器械使用比例均在50%以上,过渡动作的转换类型主要以B-A-B、B-A、B-C-B为主,三次及以上的空间转换类型使用次数不多。持板方式中,中空持板>低空持板>高空持板,换位方式以同时拿板同时到位为主。动作配合以两人配合为主,一板双人和双人双板的使用次数最多,各国在动作配合中运用器械的百分比在50%以上。在托举动作方面,托举时段以中段为主,方位主要分布在中间和后场,以动力性托举抛接和翻转动作为主,87.5%的队伍改变了底座的人数,尖子运动员的运动轴以额状轴居多,绕垂直轴和矢状轴旋转的动作较少,62.5%的国家采用高位托举,尖子运动员的重心上升次数逐年增加,运动空间变化以B-C-B为主。3.在队形方面,踏板队形与运动员队形的比例为2:3,队形变化速度趋于加快。在空间层次方面,五个空间层次时间分配的比例大小依次为:B>A+>A>C+>C,A、B、C三个空间的使用比例为5:14:1。各国在边区域和角区域缺乏对于A空间和C空间层次的使用。4.在音乐和乐感方面,运动员一般选择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民族乐等作为参赛曲目,音乐风格均节奏感较强、主题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