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作为强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一例于2014年来大连市博士口腔门诊就诊的成年女性双颌前突畸形的患者。该患者的口腔检查结果为:卫生条件不佳,下前牙舌侧牙颈部有少量的牙石,下中切牙处牙龈退缩,没有阻生齿存在,侧貌为凸面型,开唇露齿,唇部肌肉紧张,颏唇沟较浅。模型分析如下:上颌:前牙唇倾、牙弓前突、牙列拥挤度为10mm;下颌:牙列拥挤度为9.2mm;前牙覆盖6mm,覆牙合2mm,双侧磨牙及右侧尖牙均为中性关系,左侧尖牙为远中关系,Spee曲线深度0.5mm,上下颌中线基本对称。该病例通过综合分析测量数据,决定采取拔除双颌第一双尖牙,通过直丝弓矫治技术,给予上颌强支抗,配合微种植体进行矫正。治疗过程中利用微种植体采用滑动法达到内收上颌前牙,牙弓回收关闭间隙,减少突度,并维持垂直高度,同时配合II类牵引和垂直牵引调整颌间关系;下颌前牙通过Ⅰ类牵引达到回收效果。矫治结束完成后,上下颌均佩戴隐形保持器维持治疗后牙弓形态,并嘱患者按时复诊观察,最终对正畸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治疗用时为25个月,治疗结果:上、下牙弓为卵圆形,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数值,软组织侧貌改变呈直面型;正中牙合位时,尖窝关系良好,上下颌前牙最初的过度唇倾最终恢复协调;上下颌中线与面中线对正,患者双侧磨牙及右侧尖牙维持中性关系,左侧尖牙关系达到中性,矫治结束后,颞下颌关节无损伤。正畸影像学分析:头侧片比较:(1)患者SNA保持不变,SNB减少0.5°,ANB增加0.5°,Wits由2mm变为1mm,维持了骨性Ⅰ关系。(2)FMA保持了30°不变,垂直向得到了很好的控制。(3)前牙覆盖由原来的6mm减少了3mm,U1-NA°减少了12°,U1-NA距减少了7mm,NA/PA由原来的12°减少了10°,使上牙弓前突畸内收略多较直立。(5)Z角由57°增大到71°,ULEP由4mm减少到0mm,LLEP由8mm减少到0mm,提示上下唇明显回收,下唇窝深度由1mm增大到3mm,颏部和上下唇形态位置更加自然,侧貌改善明显。曲断片示:全口牙槽骨以及牙根未见明显的吸收,牙周膜完整;双侧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形态基本对称。结论:对于处于生长发育完成期的成年伴双颌前突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采取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的方法,使用微种植体强支抗,可充分利用拔牙间隙回收上下颌前牙,以减少患者的深覆盖,从而减少上下唇突度,改善面部外貌。成人牙弓发育已经稳定,改善牙弓容积需要依靠牙齿减数;种植体支抗则有效减少支抗丧失,能为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C/C-SiC复合材料对周围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初步判定C/C-SiC复合材料作为骨植入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选用8只日本大耳白兔,雄性,
随着工业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其所排放的NO和NO2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同样受到了威胁.据此,NOx的消除成为当
CO是一种廉价、丰富且有用的C1分子,将其作为羰基源参与胺氧化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近年来,采用胺氧化羰基化合成脲类化合物的技术路线备受关注.我们综述了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围绕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学生创新力不足,对数学缺乏兴趣的现状,
锅炉煤斗与分层给煤装置间加装混煤器,使燃煤混合均匀,经分层给煤装置后能实现锅炉炉排布煤“上细下粗”,增大燃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
背景: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在口腔肿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分类将成釉细胞瘤归为良性肿瘤,而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十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