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少体校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以来,体育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的同时,群众对体育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升华,体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竞技体育取得飞跃成就的今天,作为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摇篮的少体校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少体校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它是在1955年学习原苏联的办校经验,以学校为基础、以业余训练为主要形式建立起来的,它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竞技体育实践过程中,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起步、发展和腾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少体校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积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随之出现并困扰着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弊端也日渐凸显。师资问题、学训矛盾、生源问题、输送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少体校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少体校的发展历史、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不同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吉林省少体校在现有社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下,其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学生情况、师资情况、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调研,发现其在有些方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致使少体校的管理处于恶性循环,给体育管理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造成很大困难。同时也反映出我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处于下降趋势,过去如松原、大安、白城等体育强市的强势项目毫无优势可言了。因此,为解决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问题,应把少体校的建设、发展等相关问题放在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进行思考。
其他文献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唯一一所直属重点体育大学,于2005年进入国家高校“211”工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体育总局所属学校管理体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来,这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
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特有的运动形式给人以热情奔放和生机勃勃的感受,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初中体育健康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