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民办高校集公益性的办学理念和营利性的企业目标于一体,一方面,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我国社会发展及应用型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但由于政策法律制度不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相关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得部分民办高校急于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被动履责,社会美誉度较低,成为制约民办高校稳定协调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在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的定义、定位、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十分滞后。基于此,本文以民办高校社会责任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对民办高校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入手,其次对国内外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因素分析,起到引导民办高校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督促、鼓励、监督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灵活自由、多元化、科学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办高校社会责任内涵界定;(2)我国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的跨案例分析;(3)解码全球私立学院社会责任实践;(4)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取关键要素;(5)分析我国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从宏观上来看,民办高校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引领社会、经济责任等五大基础社会责任要素。但在履行层次上,与综合实力较强的公立高校及国外私立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视野更为聚焦,其社会责任范畴主要集中于区域性和校园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而公立高校和国外私立高校的视野更为宽广,责任指向更为丰富,履行责任的范畴更为全面,执行方式更为多样,不少公立高校和私立学校以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视野承担着更多的全球责任。这也是未来值得我国民办高校借鉴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