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DE-47和/或PCB153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电线、家具、纺织品等产品中。PBDE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同属于卤代烃类化合物,根据苯环上溴原子和氯原子数目和位置的不同,PBDEs和PCBs在理论上均含有10大类209种同系物。虽然目前两者的生产和使用均受到了限制,尤其是PCBs在很多国家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在地球生物圈的任何地方,如空气、水、土壤、各种沉淀物以及野生动物、鱼类、家禽和人类的机体组织中都有PBDEs和PCBs存在,其中PBDEs检出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PBDEs和PCBs具有结构的相似性,因此PBDEs和PCBs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目前大量的体外、体内研究结果表明,PBDEs和PCBs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脂肪组织、甲状腺、生殖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两者均具有多种毒性,如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可引起甲状腺的增生,导致甲状腺素代谢的改变。多项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鼠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暴露于低剂量的PBDEs可导致成年鼠脑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自主行为紊乱,学习记忆缺损等,且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因此,近年来PBDEs的发育神经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PBDEs神经毒性的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也多集中于神经行为、认知功能、学习与记忆等神经毒效应方面,而对PBDEs如何引起这些神经毒效应的机制研究较少涉及,因此,针对PBDEs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将有利于寻找PBDEs神经毒性作用的靶点,为PBDEs的神经毒性作用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Madia等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PBDE-99和Aroclor1254均可诱导星形细胞瘤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本研究前期体外实验结果也表明PBDEs同系物PBDE-47可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大量研究均已证明在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中,细胞凋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外源化合物的毒性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关。目前已知的三个主要的凋亡信号通路是:1)线粒体通路;2)死亡受体通路;3)内质网通路。所有这些信号通路都能激活凋亡执行者Caspase3,通过水解各种各样的细胞成分而使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PBDEs所致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Hites等综合分析了全球已公布的人群监测结果,认为与人群关系最密切的5种PBDEs同系物是PBDE-47(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PBDE-47)、99、100、153、154。而Bi等对中国南方某城市21对婴儿脐带和母亲静脉血样的分析结果显示,PBDE-47和PBDE-153是PBDEs最主要的同系物。2,2′,4,4′,5,5′-六氯联苯(2,2’,4,4’,5,5′-hexachlorobiphenyl,PCB153)是人体组织和人乳中含量最多的PCBs同系物之一,因此,PCB153是PCBs中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同系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CB153和PBDE-47可同时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组织中,但目前尚未见两者联合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报道。基于上述理由,PBDE-47和/或PCB153是否通过三条经典凋亡信号通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毒效应呢,这正是本研究立题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分光光度法、Morris水迷宫实验、超微病理检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适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RT-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和方法,通过检测神经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漏出、细胞内Ca2+浓度(intracellular free Ca2+ concentration,[Ca2+]i)、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神经细胞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酶12(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12,Caspase1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酶3(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C)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研究PBDE-47和/或PCB153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第一部分PBDE-47和/或PCB153对SH-SY5Y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由于PBDE-47与PCB153分别作为PBDEs和PCBs的同系物可共存于环境和人组织中,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查PBDE-47的神经毒效应及其机制,同时研究PBDE-47与PCB153共同存在时对神经细胞的联合毒作用方式。方法:SH-SY5Y细胞被暴露于PBDE-47(0、1、5和10μmol/L)和/或PCB153(0和5μmol/L)24h后,使用MTT法、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术、real time 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了细胞存活率、LDH漏出、[Ca2+]i、细胞凋亡百分率及DAPK、XIAP、Caspase12、Caspase3以及Cytochrome C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比较,一定剂量的PBDE-47可导致SH-SY5Y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LDH漏出、[Ca2+]i和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DAPK和Capspase3 mRNA,Caspase12和Cytochrome 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增加(P<0.05),而Pro-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是明显下降的(P<0.05)。相关分析表明,[Ca2+]i与细胞凋亡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P<0.05)。析因分析表明,在诱导SH-SY5Y细胞存活率下降、[Ca2+]i增加、凋亡和LDH漏出,以及诱导XIAP、Caspase3和Cytochrome C mRNA表达,和XIAP、Pro-caspase3、Caspase12和Cytochrome C蛋白质表达方面,PBDE-47与PCB153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BDE-47具有明显的SH-SY5Y细胞毒性作用。三条经典凋亡途径均可能参与了PBDE-47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且胞内钙平衡失调可能是其主要诱导因素之一。一定剂量的PBDE-47与PCB153共同作用于SH-SY5Y细胞时其毒效应增加。第二部分PBDE-47和/或PCB153对SD大鼠发育神经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由于PBDE-47与PCB153可在环境和生物组织中共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BDE-47与PCB153单独和联合对SD大鼠的发育神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SD大鼠出生第10天,通过灌胃一次性暴露于PBDE-47(0、1、5和10 mg/kg)和/或PCB153(0和5 mg/kg),在大鼠出生后2个月时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超微病理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XIAP、DAPK、Caspase3、Caspase12及Cytochrome C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BDE-47可使处理组大鼠总路径(大鼠到达平台所游经的路径)和潜伏期(大鼠到达平台所用的时间)显著性增加,而路径(时间)比值(在60秒内大鼠游经平台所在相限的路径(时间)与总路径(时间)的比值)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BDE-47可使处理组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5 mg/kg PBDE-47剂量组T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PBDE-47可使处理组XIAP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aspase12和Cytochrome C(雌性大鼠Cytochrome C mRNA表达除外)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PBDE-47可使处理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Pro-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BDE-47可使处理组雌鼠DAPK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雄鼠DAPK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在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诱导Caspase3、XIAP、Caspase12和Cytochrome C(仅在雄性大鼠)mRNA表达,Pro-caspase3、XIAP、Caspase12和Cytochrome C蛋白质表达等方面,PBDE-47与PCB153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BDE-47具有明显的发育神经毒性作用。三条经典凋亡途径均可能参与了PBDE-47诱导的发育神经毒性作用。影响甲状腺发育和降低甲状腺激素分泌可能是其具有发育神经毒性作用的原因之一。在发育的关键期,一定剂量的PBDE-47与PCB153共同作用于SD大鼠时其发育神经毒效应增加。
其他文献
高海拔、高寒地区紫外线强烈、缺氧、温差大,电力现场作业人员在此类恶劣环境下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甚至存在生命危险。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可穿戴安全保障系统,采用智能手表实
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是制备高性能纤维PBO的单体,开展DAR合成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为原料,10 wt.% Pd/C为催化剂一步加氢脱氯、硝
学术期刊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必然趋势,国内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化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作者着重从期刊专业化定位,实施集群化战略;打破自我封闭,进行国际化运作;突出学术影响
每年约150万胎儿或新生儿接受麻醉。研究显示,幼期(出生后早期或胎儿期)麻醉暴露对大脑学习记忆能力的发育是一个危险因素。异氟醚吸入麻醉新生啮齿类动物可导致长期的神经病
本文以哈尔滨市松浦大桥主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有限元静力模型,研究并讨论了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其处理方法。
前言砷是一种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类金属元素,以有机胂和无机砷两种形式存在,而无机砷的毒性较有机胂强。人类可以通过环境、职业暴露或者使用含砷药物而接触到无机砷(iAs),
在哈姆林·加兰和薇拉·凯瑟等美国西部作家的作品中,白人母亲不仅是拓荒者的妻子和帮手,也是拓荒运动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带头人,她们的出现改写了西部女性被动隐忍
为改善怠速条件下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再生带来的热害问题,设计试验对怠速再生模式下的GPF排气温度变化和零部件热害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常用的单一控制点火提前角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铁路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满足国内客货运输增加的需要,铁路总运营里程数逐年增加,机车车辆的运营速度逐渐提高。在铁路运能增加的同时,轨道机车车辆
为实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两挡联合起步,提出了一种应用非线性三步法跟踪期望起步车速曲线,并能实现两挡联合起步的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动力学设计了由类稳态控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