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法,本文基于此,选取我院(威海市立医院)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对比,以此来评价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来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研究组又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高龄组30例,均≥75岁,低龄组30例,均≤60岁;对照组患者进行的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的植入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服用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达到负荷剂量300mg。经外周动脉径路应用Judkin方法常规行QCA分析,采用ACC/AHC标准对冠脉病变分型。即是经右侧股动脉或右侧桡动脉穿刺,在此基础之上放置进6F或者7F血管鞘,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入手,即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等来进行考察,之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对患者进行支架置入的手术。根据经验而言,置入的支架也需要符合合适的比例,比如对于直径>2.5mm的病变血管,选择的支架和血管直径比例一般为1.1或1.2:1。在本研究当中研究组实行的介入治疗,对照组实行的常规治疗。在手术之后,均要求患者长期规律服用阿斯匹林100mg/d和氯毗格雷75mg/d至少维持12个月。并且这两组患者术后还需正常服用其他冠心病治疗药物: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在两组患者出院之后,也坚持服用在住院期间的药物。置入支架成功标准为:(1)管腔残余狭窄<20%;(2)TIMI血流3级;(3)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搭桥及再发心绞痛)。完全血运重建的标准:扩张所有狭窄>70%的血管。术后1月、3月、6月、12月作为时间节点进行随访跟踪及数据采集。主要采用三种分析方法,(1)描述性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的分析。(2)单因素统计分析:根据所提供的资料的类型,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正态资料)和Mann-Whitney进行检验(非正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多因素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选取住院天数、病变支数、年龄等因素为自变量,筛选方法为逐步回归,变量进入标准为0.05,退出标准为0.10。本课题采取多种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方法:对我院的心脏内科专家,医院的管理人员专家等进行访谈,了解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详细情况,在访问的基础之上做好记录,以此为资料进行分析。(2)文献研究方法: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的方式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以往学者教授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给与本课题的研究充分的观点和资料来源。(3)回顾性调查:根据本院所选取的病例的住院病例,比如年龄、性别、入院方式、出院转归、住院天数等等方面,摘取一些跟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填入相对应的调查表当中,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回顾性的来源资料。(4)随访调查:对于本院的研究对象用电话访问,或者面对面的访问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访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填入到表格当中,以此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分的来源资料。结果:1、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手术之后,研究组的患者得并发症的人数较少,60例病例当中仅1人出现了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有5人出现了并发症。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的好转情况来看,研究组的好转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60例病例全部表现好转,而对照组只有43人表现好转。2、75岁以上的高龄组患者中患冠脉多支病变的人数更多。多支血管病变,复杂血管病变(B2,C型),闭塞病变,弥漫病变等患者病例明显要高于低龄组。但是单支病变及完全血运重建率高龄组显著低于低龄组(P<0.0.5或P<0.001)。高龄组和低龄组的靶病变血管的分布以及PCI即刻成功率无差异(P>0.005)。高龄组的PCI成功率为97.3%。3、随访结果:高龄组患者进行PCI手术之后无论是否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在住院期间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概率和低龄组没有显著的差异。对于高龄组30例病例进行PCI治疗的,随访一年的MACE心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都没有显著的差异。高龄组和低龄组临床造影随访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1、老年患者一般而言患有的基础疾病比较多,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等等疾病,所以老年患者得冠心病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其中三支以及多支病变的比例比较高,在入院的患者当中伴有心肌梗死的病例比较多,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对于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而言,介入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2、本研究中低龄组和高龄组成功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结果表明采用较成熟的介入手术,对于老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是具有一定安全性。3、研究中高龄冠心病患者行择期介入治疗的,不论是否完全血运重建,二者一年的临床终点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