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红松培育是森林培育的重要组部分。红松权干现象一直是影响红松林干材培育的严重问题,但恰当的红松杈干又可以增加结实。根据红松在我国的分布区域范围,选取我国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草河口实验林场、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种子园及母树林、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和伊春市南岔林业局桦阳森林经营所等地五处不同林龄、不同林型红松林,采用设置固定或临时样地、随机踏查等调查方法,对红松进行每木检尺,统计杈干状况、结实和产量等情况,研究权干对树高、胸径和结实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红松林龄为26a、41a、64a以及原始高龄林中,杈干率分别为48.33%、54.57%、64.42%、62.50%,权干效应均普遍存在且呈现随林龄增长权干率递增的趋势;在权干红松中,各权干类型比例呈现较为一致的规律,表现为双权率>多权率>单权率,且双杈率始终占60%以上。2.杈干与未杈干红松的胸径和树高数据对比表明,杈干木平均树高普遍比未杈干木平均树高要高(最高高出10%,平均高4%),平均树高最大差距达到0.58m;同红松杈干对树高的影响一样,杈干红松平均胸径普遍比未权干木要大(最高高出21%,平均高出14%),差异最大的样地权干木平均胸径比未权干木多2.75cm。在球果产量方面:杈干木的球果总产量占了总球果产量的69.4%,而未权干木仅占30.6%。另外,对种子园10个样本小区的分区统计表明:其中9个小区的权干木株均球果产量均高于未杈干木,最高的球果产量高出81%,平均高出29.5%。3.在权干的三种类型中,多杈型红松表现出了最佳的权高、树高、胸径、株均结实等优势;单权型红松和未权干的红松在权高、树高、胸径方面比较接近;双权型红松在各项数据表现均衡,但其在样本数量、球果总产量以及综合方面表现出最佳水平。4.种源对红松权干的影响表现在,本地乡土红松拥有最佳的生长、结实状态,而不同种源红松的杈干时间和杈干高度等方面没有发现太大差异。另外,种源最接近乡土树种的红松权干率稍大。5.红松权干株数、未杈干株数和当年结实量与红松密度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平均权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长与红松密度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杈高和平均树高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球果产量在红松密度拟合后显示出随红松密度增加现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6.红松截干促权实验在各地均表现出了短期结实效益高,而长期的不良效果表现在影响干材长度生长、结实效益不佳等方面;本研究设置截干实验地以期取得系统完善的权干效应体现。7.以红松权干效应为思考方向,提出了以抑权、控权、促权三种红松培育模式,从红松杈干方向将红松林定向培育为红松大径材林、果材兼用林和红松坚果林。根据本文研究和前人研究的权干效应成果及前人关于红松生长发育成果提出了3个培育方向的定向培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