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螺旋滑模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旋翼无人机由于体积小、机动性强、易于维护等优点,拥有极大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然而,四旋翼无人机是一个典型的受非线性、强耦合及不确定等综合影响的欠驱动系统,其强鲁棒和高可靠的控制器设计面临挑战。本文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性能为目的,重点对基于超螺旋滑模的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考虑不确定干扰边界未知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非过估计特性的自适应多变量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等效控制设计非过估计自适应控制增益,确保控制增益随外界干扰自适应调整,进一步结合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自适应多变量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器,并使用Lyapunov技术推导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确保四旋翼无人机在对外界干扰进行抑制的同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对给定参考指令的稳定跟踪控制。其次,考虑不确定干扰存在及运算等能力有限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设计算法。该方法中,基于Lyapunov方法推导了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触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触发时刻序列的非Zeno现象,使得四旋翼无人机能够在保证控制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控制器的更新次数,在达到节约计算资源的同时,实现姿态的稳定跟踪控制。最后,针对上述事件触发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器的参数选择依赖于干扰边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中自适应增益设计不需要知道任何关于干扰边界的信息,具有非过估计特性,进一步结合事件触发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自适应事件触发超螺旋滑模姿态控制器,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分析保证了触发序列不会发生Zeno现象,确保四旋翼无人机在干扰边界未知情况下能够实现姿态的稳定跟踪,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
其他文献
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凭借其结构精简,成本低廉,功重比高等诸多优势占据了低功率飞行器的主流地位。航空煤油由于其闪点高,使用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引起了民用航空领域的重视。但是航空煤油存在着粘度大,雾化困难等特点,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燃烧不稳定。此外,航空煤油的抗爆性较差,导致以火花塞点燃的方式极易产生爆震。因此研究活塞式航空煤油发动机中低负荷下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一台四冲程航空煤油发动机,探
中介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中联系高、低压转子的特殊轴间轴承,中介轴承表面波纹度及弹流润滑作用都会对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为深入理解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本文分别对考虑波纹度的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以及考虑弹流润滑作用的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包括:1.对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考虑表面波纹度的滚动轴承及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考虑弹流润滑作用的滚动轴承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边界层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对飞行器的表面阻力、热流等有重要的影响,而转捩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以马赫数为6的高超声速边界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的矩形凹槽对自然转捩的影响。该影响主要包含由凹槽引起的平均流修正对来流第二模态扰动的局部散射以及与自由流中的快慢声波相作用而引起的局部感受性。数值结果表明,凹槽对边
鸟撞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航空飞机的运行安全。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统计,飞机撞鸟次数逐年增加,在飞机所有受鸟撞的部件中,航空发动机被鸟撞击次数最多,被撞后部件发生损坏的比例也最高。风扇位于航空发动机的最前端,因而风扇是飞机所有受鸟撞部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位置。目前鸟撞风扇的研究中,鸟体模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替代鸟体模型,但传统替代鸟体模型只是对真实鸟体躯干部位的近似简化,而鸟体其他部位对鸟撞动态响应影响
活塞式发动机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高、结构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无人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点燃式活塞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功重比,成为无人机上的主流动力装置,大多使用航空汽油作为燃料,而由于航空汽油的运输、储存等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燃料单一化战略需求的日益提高,以航空煤油作为小型活塞式发动机的燃料也成为一种趋势。航空煤油粘度、密度较大,雾化较为困难,并且航空煤油辛烷值较低,在大负荷工况
基于燃料应用安全性,航空煤油因其闪点高,饱和蒸汽压低,不易挥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点燃式活塞航空发动机。同样,这也带来了混合气形成质量差、燃烧不稳定、爆震倾向增加等热点问题。以往的学者大多只关注喷雾SMD对混合气的影响,而喷雾不均匀度也是影响混合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优化煤油混合气形成质量为目标,探究航空煤油发动机额定工况和冷机起动这两个重要工况时,不同燃油温度和当量比条件下,喷雾不均匀
作为无人机的动力源,与传统的汽油航空活塞发动机相比,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在安全性、通用性以及燃料易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以航空煤油作为航空发动机燃料正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然而,航空煤油雾化困难,自燃温度低,辛烷值较低,在实际应用时往往面临着小负荷时燃烧稳定性与大负荷时易发生爆震的问题。因此,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大负荷工况下的爆震抑制,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目前针对汽油机爆
本文以一台排量650m L的低压空气辅助直喷单缸试验机作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冷起动试验研究。发动机冷起动动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着火阶段,即从开始喷油点火到形成首循环燃烧的过程,围绕温度低、雾化差,难以形成火核的问题进行了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提高火核形成能力;然后是暖机阶段,围绕因缸温低、进气不稳定而产生异常燃烧的问题,研究了首循环之后的燃烧特性,提高做功能力。对这两个阶段进行改善,全面优化发动
空中目标位姿定位是测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基于光电探测原理的测量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实时性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针对空中目标位姿定位的实际需求,基于光电扫描测角原理和激光雷达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机载扫描定位系统的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光学系统。首先制定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利用垂直共轴双路激光扫描实现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测量,同时利用飞行时间探测法探测目标的距离。
动量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执行机构。磁流体动量轮具有寿命长、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研究磁流体动量轮驱动系统,对卫星的主动姿态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磁流体动量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磁驱动的流体速度分布公式和动量轮驱动模型,设计了动量轮驱动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最后对驱动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磁流体动力学原理,研究了电磁场作用下磁流体在矩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