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影响。脑的重量虽仅占体重的2%,而它却接受心排血量的15%,脑的氧和能量的储备少,也无后备的毛细血管。由于这些生理解剖上“高供应、高消耗、低储备”的特性,决定了它一旦遭受缺血缺氧,较其他器官更为易损,因此脑保护较其他器官的保护更为重要。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0年62例术前检查发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2±3)岁,按入院先后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对照组:(100ml生理盐水);(Ⅱ)磷酸肌酸钠治疗组:(100ml生理盐水+1g磷酸肌酸钠),每组各31例。术前有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亨廷顿(氏)舞蹈病、多发性硬化、外伤性脑损伤、孤独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病症及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肝脏疾病、心脏病、肾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用Datex-Ohmeda S/5监护仪常规监护,全麻诱导前用面罩预先吸氧5分钟,外周静脉依次给予咪达唑仑(Midazolam)0.03mg/kg、芬太尼(Fentany)3-4ug/kg、阿曲库铵(Atracurium)0.7-0.8mg/kg、依托咪酯(Etomidate)0.3mg/kg,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型号为7.0-7.5mm)。麻醉维持给予体重相关的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铵。以Drager Fabius 2604100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VT)10ml/kg,呼吸频率(f)=10bpm,吸入氧浓度(Fio2)=100%,呼吸比(I:E)=1: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0。麻醉诱导插管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商品名唯嘉能,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g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中滴注,在麻醉前(h0)、给药后l小时(h1)、给药后2小时(h2)磷酸肌酸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分别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及离子测定。采用日本Olympus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麻醉前(h0)、给药后1小时(h1)、给药后24小时(h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使用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专用质控血清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在麻醉前(h0)、给药后1小时(h1)、给药后2小时(h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分别抽取静脉血用人γ氨基丁酸(GABA)ELISA试剂盒测定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上述各时点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高血压等一般情况无特殊(P>0.05)。围术期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的血氧分压在给药后各个时间点都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1小时,给药后24小时的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较术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小时及给药后2小时治疗组较对照组γ-氨基丁酸的水平都有显著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采血检测离子情况,发现治疗组血浆中Ca2+浓度在给药后1小时及给药后2小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提高围术期脑缺血老年患者的血氧分压,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提高与ATP相关的肌酸水平,或保存能量比率,促进损失细胞的修复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