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者萧友梅作为中心人物,从分析和论述他在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入手,折射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主要是专业音乐教育)自满清王朝的瓦砾废墟中艰难起步,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恢弘历史画卷。同时对于围绕着这一中心人物和历史进程的重要认识分歧,对于已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形成思维定势的若干认识谬误,进行全面而理智的剖析和澄清,进而以充分的史料和缜密的论证,对萧友梅本人的功过是非和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成败得失,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 本文拟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萧友梅之前的中国音乐教育”,首先回顾了萧友梅眼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对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状况,及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化潮流进行年代由远而近、视角由大至小的全景式扫描,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起步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之中。本章还介绍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起步阶段的一些重要人物,并对以萧友梅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家们致力于创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背景和动机,给予合乎情理的评述。 第二章“萧友梅的音乐实践及其主要业绩”,是对萧友梅个人所作的音乐评述,在简单回顾萧友梅如何走上音乐教育道路之后,对他在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建树,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理论的概括;尤其对他在音乐教育(主要是专业音乐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近景式特写。 第三章“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影响”,首先勾勒出萧友梅去世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大体轮廓,然后对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较为完整的概括和总结;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述。 本文的附录部分,包括了作者对廖辅叔、陈洪、谭抒真、陈传熙等与萧友梅和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素有往来的老一辈音乐家的访谈录,文中所引用的谱例、照片、音响等材料的索引,及参考书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