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拥有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仅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更是实现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基于2012年CLDS四川省入户调查的部分有关农村劳动力的数据,从劳动力的基本人口构成,劳动力的外出与流动就业,劳动力的教育、技能和培训,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来源,劳动力的就业身份、职业和就职行业以及劳动力的状态和就业期望六个方面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从这六个方面的就业现状发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存问题,分别是: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2、就业竞争力差,缺失教育技能培训;3、就业质量低;4、职业稳定性差,流动就业;5、社会保障参与度低,就业保障缺失;6、就业期望值大,主观就业规划和积极性差。从以上反映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要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首先是要深入到现象问题背后的原因。因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到劳动力的个体层次的原因,更要深入到相对应的制度和结构的宏观层面。本文基于托达罗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主要从制度层面和政府政策层面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原因。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制度层面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制度、教育与培训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缺失和不完善。政府政策层面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具体政策缺少、政策主体不明确和政策实施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