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状况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一些大学生表现在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态度消极化,劳动品德退化,劳动习惯弱化,劳动情怀缺失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为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问题进行概述。在对新时代、劳动、劳动精神、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章,主要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主要存在学校培育主体责任不明,培育平台不多,内容形式单调;缺乏劳动精神培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熏陶不够;大学生劳动精神的自育能力不强等问题,文章同时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学校重视不够,培育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熏陶不够,陶冶化育较为欠缺;家庭教育不力,重智轻德较为突出;学生自省缺失,劳动意识较为淡薄。第四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对策。文章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五个层面,就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策进行了思考。文章认为,在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过程中,强调党和国家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领,制度保障和资源整合;突出学校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的主导功能,明确劳动精神培育主体,拓宽劳动精神培育平台,丰富劳动精神培育内容,创新劳动精神培育形式;重视社会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的环境影响,为学校组织劳动实践提供场所,为大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的熏陶作用,身先示范弘扬劳动精神,创设条件培育劳动精神,巧用家风培育劳动精神;大学生要在劳动精神培育中发挥好自育作用,树立科学的劳动理念,秉持正确的劳动态度,培育优良的劳动品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高尚的劳动情怀。
其他文献
伴随着大规模组网监测活动的展开,无线通信设备信号源个体识别成为无线通信安全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无线通信设备识别在单一特征识别过程中,识别率低,不能达到理想状
卷积神经网络在整个特征提取的过程中无需手工设计,机器会自动完成。但是传统的神经网络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过高,模型尺寸较大等现象,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直接面向移动终端的
软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其物理力学指标和承载力均较差,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道路工程应依据场地地层的实际情况,结合软土路基
隐性和显性知识通常会存在于个人、团队和组织等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中,而这两种类型知识在各个主体层次中的相互作用可称为组织知识转化。绩效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主体层次,一般可
铁路物流园区不仅具有配送、仓储、分拣、商品展示、信息管理等功能,同时还需满足铁路运输作业的特殊性。根据渭源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从兰渝铁路渭源站引出专用线建设渭源
成份品牌联合作为品牌联合中的一种形式,它为弱势厂商品牌前台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品牌联合溢出效应是其理论基础。本文关注成分品牌联合溢出效应,并从品牌熟悉度和产品介入度
监察权的运行过程是指监察委员会对一切依法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调查和处置的具体过程。目的在于预防和惩治腐败、建设廉洁的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