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由退行性疾病、不恰当运动方式以及骨关节病变等原因造成的骨软骨损伤病变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由于年龄的增长,软骨组织不断自然磨损所导致的骨关节炎,是造成骨软骨损伤的主要原因。再者由于关节软骨自身缺少神经和血管,导致其几乎不具有自修复能力,同时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解剖结构上相互连接,在生物学功能上彼此影响,造成骨软骨界面的构造精细且复杂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32013,115021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由退行性疾病、不恰当运动方式以及骨关节病变等原因造成的骨软骨损伤病变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由于年龄的增长,软骨组织不断自然磨损所导致的骨关节炎,是造成骨软骨损伤的主要原因。再者由于关节软骨自身缺少神经和血管,导致其几乎不具有自修复能力,同时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解剖结构上相互连接,在生物学功能上彼此影响,造成骨软骨界面的构造精细且复杂。整体来看,骨软骨是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单元组织,但是在不同位置却具有不同的结构、力学以及生物学特征。因此,软骨或软骨下骨任一组织受损,均会对骨软骨整个组织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上针对骨软骨损伤尚未有理想的治疗方式,骨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针对骨软骨损伤修复,组织工程的难点在于同时建立具有不同功能、结构以及具有良好界面结合力的一体化仿生支架。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构建一体化骨软骨修复水凝胶支架进行了相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冷冻-解冻循环方式制备了不同比例COL-Ⅱ与PVA软骨水凝胶支架,并添加一定量的CS对其进行修饰,通过对其理化性能分析得到了当PVA:COL-Ⅱ在1:1情况下,水凝胶整体的性能最优,其弹性模量(11±1.7k Pa)远高于纯PVA的弹性模量(4.9±0.6 k Pa)。之后通过自提乳鼠原代软骨细胞,对水凝胶相关细胞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适量COL-Ⅱ的添加能够增强PVA复合水凝胶的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细胞在其表面铺展。但是过量的COL-Ⅱ将导致PVA复合水凝胶结构改变,降低其力学性能,同时影响细胞铺展、活性以及增殖能力。2.在软骨下骨层水凝胶支架的制备中,首先制备了BCP微纳米颗粒,通过对其相应成分以及形貌进行分析,证实所制备的BCP中HA含量约为40%和β-TCP为60%,并无其他杂质。随后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CNTs增强PVA/BCP水凝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NTs含量为0.25%时,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达到了最高,为0.081±0.006 MPa,之后采用MC3T3-E1细胞对水凝胶相关细胞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其结果表明,BCP的加入能够增强MC3T3-E1细胞的铺展、活性以及增殖能力,同时BCP能够诱导早期骨生成;适量增加CNTs能够进一步增强复合水凝胶的生物学性能。3.由于骨软骨结构的复杂性,采用PVA:COL-Ⅱ为1:1作为软骨层水凝胶和PVA/BCP/0.25%CNTs水凝胶作为软骨下骨层水凝胶,通过循环冷冻-解冻的方式,成功制备了双相一体化骨软骨修复水凝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理化性能分析。微观结构上,双相水凝胶整体呈现大小孔彼此贯通的多孔结构、且水凝胶整体孔径结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次对其进行了非限制性压缩和拉伸实验测试,得出其力学强度介于上、下层水凝胶之间(分别为:0.014±0.002 MPa和7.14±3 MPa),同时对拉伸断口进行了相关统计,发现其断口均出现在上层水凝胶处,证实了所制备的双相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强度。对双相水凝胶进行了体外降解实验分析,并对其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能进行了相关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其自修复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证实了双相水凝胶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4.将所制备的双相水凝胶植入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模型中,进行为期12周的在体修复实验。分别于4周和12周将关节样品取出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对关节的Micro-CT、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力学推出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经过12周的在体修复,双相植入组最大力学推出强度为67.24±36.06 N,修复区域压缩弹性模量为0.39±0.1 MPa。实验表明双相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早期骨软骨生成,同时植入的双相水凝胶与新生组织具有较高的结合力,且植入修复区域的力学强度要优于对照组。该实验证实,所制备的双相水凝胶针对骨软骨缺损修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241个田间原状黄土土样低吸力阶段(<101KPa)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土壤常规理化参数系列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以原状黄土土壤理化参数为自变量的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包括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
脑科学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的前沿学科,脑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治疗和预防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探索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是社会负担最大的精神性疾病,研究这类重大脑疾病的致病机理及早期诊断指标对推动脑科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随着网络科学和图论的发展,脑网络研究对于解释神经机理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为从系统层面揭示脑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
脑电图(EEG)是记录大脑活动的电信号,可以反映大脑的功能及生理变化等情况。脑电图信号可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例如监测认知、昏迷和脑死亡,确定头部损伤、中风和肿瘤后的损伤区域,检测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和癫痫等。脑部疾病常引发意识、感觉、运动等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如不及时给与治疗和干预措施,往往会产生其它并发症并影响后续的康复。随着计算机科学及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探索利用计算
水肥的高效利用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耦合作用会对水肥的利用规律及效率产生影响。随着蓄水坑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探寻蓄水坑灌氮肥管方法下水氮分布规律,揭示蓄水坑灌下苹果树氮肥利用机理,对完善蓄水坑灌水肥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田间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树节水灌溉示范园进行,试验共设置8个试验处理,蓄水坑灌条件下以不同的施肥总量(300kg N/hm2、600kg
近等原子比的NiTi合金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低弹性模量等优点,已作为骨科植入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然而,NiTi合金是一种生物惰性材料,植入人体后,常因细菌感染、无促骨折修复能力或骨整合能力差等问题而导致植入失败。此外,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差,是其临床应用的另一重要隐患。诸多研究表明,对NiTi合金进行表面改性能够改善其综合性能,因此已被广大科研和临床工作者一致认为是解决上述问
传统木结构是华夏文明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而地震是引起传统木结构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木结构抗震性能的探究迫在眉睫。本文对宋式单跨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展开了试验与理论探究。对典型的宋式单跨木构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木构架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宋式木构架在水平循环荷载下表现出的恢复性,进行量化评估;在试验中观测到的结构变形、受力特征基础之上,建立宋式传统
灵敏性土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土,在受到扰动之后强度和变形特性变化显著。本文根据地质调研划定了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对灵敏性粉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同时用多种表征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粉土灵敏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山西汾河一级阶地的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定了汾河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
基坑工程中常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挡土墙作为支护结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由具有一定刚度的脆性材料所制备,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当基坑周边建筑物密集,开挖空间受限且开挖深度增加时,其承受的水平向荷载增加,因此需大幅增加桩长和墙体宽度,从而使深层搅拌桩无法满足空间要求。因此,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添加纤维可以在有限的墙体宽度条件下改善水泥土桩墙的弯曲性能和裂后性能,改善由桩墙裂缝导致的脆性破坏特征,在结构开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密码算法和密码协议被大量应用。随机数是这些密码算法及密码协议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机数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密码系统的性能。产生随机数的装置被统称为随机数发生器。随机数发生器包括伪随机数发生器和物理随机数发生器两大类。伪随机数发生器基于种子和确定的算法快速方便的产生高速的随机数,速率可高达数十Gbit/s。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可以快速、简单且方便地产
强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常具有超低周疲劳破坏的特征。本文针对震害中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特征,开展其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的研究。本文选用圆钢管与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以下简称管球组合试件)为对象,首先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并基于仿真分析技术进行了试验模拟及塑性铰计算模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等因素在内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为强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