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德安、苏州断褶带的北缘。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第四纪地层格架及其盆地演化研究是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区内第四纪主要属于海陆过度相及河湖相的地层,其第四纪地层发育完整、层序清楚。本论文主要对苏州及邻近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对其第四纪地层格架进行分析,并探讨湖州-苏州断裂(F2)的精确位置及其构造活动性特征。根据钻孔沉积物的岩性特征、颜色特征、沉积旋回、沉积相、上下层位、接触关系及与标准孔(BK1、BK2)和邻区对比等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厘定了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案;依据钻孔岩性、热释光测年数据,参考标准孔年代地层划分方案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年代地层划分标准及方案。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第四纪划分方案基本一致,第四纪地层划分为更新统下部海门组(Qp~1H)、更新统中部启东组(Qp~2Q)、更新统上部滆湖组(Qp~3G)和昆山组(Qp~3K)、全新统如东组(QhR)。此外,第四纪地层之下还发育有新近系盐城组(N2Y)地层及上白垩统浦口组(K2P)地层和二叠世栖霞组地层。通过对苏州跨断层钻探场地泾南路场地(湖苏断裂F2)第四系的分析,综合项目获得的人工地震探测成果,结合地震地质、构造地质等,对湖州-苏州断裂(F2)上断点位置及其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性特征进行了探讨。泾南路场地湖州—苏州断裂(F2)上断点埋深130m左右,走向为NE向,倾向SE,为正断层,上端断错界面为Qp~1底界,即上新统顶界,第四纪之下地层内存在6个明显的段错界面,自上而下呈依次增加的趋势,基岩面断错达到11.5m。综合分析,湖州-苏州断裂最新活动时间为更新世早期。另外,根据控制性人工地震探测成果、跨断层钻孔实际探测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实测的湖州-苏州断裂位置比前人划定的位置相对偏西。以上结论为目标断层活动性综合鉴定及其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