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传媒时代,从物质到文化人们都比过去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充实和自由,反而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迷茫和困惑。这种精神的危机凸显了审美教育的意义,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赋予审美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完成这一使命的同时审美教育也要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本文就是以此为线索展开理论探讨的。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揭示了审美教育的现状,并对这一现状作出了分析。大众传媒时代由于对媒介的过分依赖,大众呈现出孤独和趋同的特点。媒介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极力提倡消费和娱乐,审美呈现出功利化、边缘化、快餐化的特点。受教育者也陷入信息饥渴和信息焦虑的状态,为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臣服于图像的霸权,以身体的享受来遮蔽心灵的需求。第二章分析了大众传媒时代审美教育的特点。大众传媒时代的审美教育主体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审美教育主体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审美教育对象也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他们由于割裂了与历史的联系而陷入深度的孤独,为了张扬个性而解构传统;由于媒介的发展和信息的发达,审美教育范式也由精英美育走向大众美育,由学校美育走向终生美育,由他人美育走向他人美育与自我美育;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也相应的变得多样化。第三章是作者对大众传媒时代的审美教育进行的思考。在一个信息崇拜的时代,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审美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做出理论的阐释,希望借由审美教育来帮助现代人树立一个高尚的审美理想。第四章提出了审美教育在大众传媒时代可以有怎样的新作为。内容涉及以审美的机制优化大众传媒的图像和内容,以在场性审美破除图像审美的虚拟性,抵制信息异化,呼唤崇高、重塑“意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