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育视野下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态律动法”是由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后被广泛应用于音乐以及舞蹈教学实践中,“体态律动法”是以身体动作、情感表达以及音乐三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综合素养,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舞蹈、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身对音乐、舞蹈以及其它艺术认知基础上而综合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注重以“体态律动”为中心进行的教学实践,符合新时代美育视野下幼儿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期待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舞蹈以及节奏、韵律的把握和理解,整体上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认知。当下,我国幼儿舞蹈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舞蹈教学、实践活动内容缺乏有机性、体系性、创新性。程序化、机械化现象严重,忽视了幼儿在舞蹈学习、练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教师教学评价方面,目的性、功利性较强,忽视了过程性、美育性。我们将之纳入新时代美育视野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的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以上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和解答,从而为推进我国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论文的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章为绪论,把握新时代美育视野下幼儿舞蹈教学的要求,正视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和不足,从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推进新时代幼儿舞蹈教学“体态律动法”的成熟运用、创新实践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对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做学理分析和价值体认。首先是概念阐析,它包括“体态律动法”的概念、幼儿舞蹈教学的概念以及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的概念这三个相关联的部分。接着,对幼儿舞蹈教学“体态律动法”的价值进行考察,从舞蹈教学、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及对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法”的应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第三章,主要对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的实践应用进行过程考察和现状分析。强调在将“体态律动法”融入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应选择具有律动元素的舞蹈教学内容,“律动”须有效地组织和贯通于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并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幼儿舞蹈表现进行评价。第四章,主要针对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实践应用进行问题分析和原因解析。从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和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家庭五个层面予以整体考察,发掘每一个层面的问题产生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等方面,针对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法”的创新实践作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六章为结论,主要是总结全文核心观点,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其他文献
图书出版行业实行的责任编辑制度可以保证图书的内容、格式等符合出版要求,保证图书的高质量。图书的质量就是图书编辑的责任。图书出版行业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社会各界对图书出版的期望大、要求高、管理严,新媒体、新业态对出版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国家推动全民阅读等政策的作用下,图书出版行业得以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图书出版活动的主体,图书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为探究两种污泥处理渣对电子废弃物拆解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解析添加热解渣和好氧发酵渣对土壤养分、酶活性、重金属浸出与植物(黑麦草和香根草)生长、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并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评价土壤改良效果。结果显示,施用两种污泥处理渣(均为5%)向土壤引入了类胡敏酸物质;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220%~238%)、铵态氮(16%~66%)、阳离子交换量(37%~84%)、有效磷(34%~42%)、
体内黑色素由黑素细胞合成,其数量和类型决定了皮肤颜色。黑色素是一种宽带紫外线吸收剂,能通过光吸收防止紫外线的损伤,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有“天然防晒霜”的作用。皮肤中黑色素积聚或分布紊乱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过度性疾病,主要包括黄褐斑、老年斑、雀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等。本文总结了调控黑色素生成的机制、色素沉着的类型和临床上治疗方法、祛斑美白化妆品对色素沉着的干预,为祛斑美白化妆品的开发提供理论
伏尔泰是欧洲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代表作《中国孤儿》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对《中国孤儿》的研究多集中在18世纪弥漫于欧洲的“中国热”对伏尔泰的影响,然而鲜有关于主人公成吉思汗形象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成吉思汗形象的多维分析旨在揭示伏尔泰在成吉思汗的人物塑造中传承了法国传统文学写作特色,融入了自己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想。
余华是当代文坛比较有特色的作家。时隔八年,他带着《文城》再次踏入文坛,小说延续着他此前的创作风格,但又有着明显的变化。在《文城》中,余华的创作手法从冷漠叙事到激情描写,文本结构从碎片拼接到以偏补正,笔下的人物从卑微忍让到坚强崇高。这一系列的创作变化无不体现着一个作家心态的成熟和笔力的厚重。
木心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互文性特征,他通过对前文本的改写与重构建立了自己的诗歌领地。木心诗歌的前文本涵盖古今中外,他在世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用淬炼过的汉语重构和改造前文本,在他的诗歌领地中,木心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融为一炉。通过研究木心诗歌与其前文本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一窥木心的创作秘密,进一步思考木心在沟通传统和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美学思维中所做的尝试。
"语""身""意"体系是以梅洛-庞蒂的现代身体美学为出发点对舞台艺术的分析方式,重点考察身体语汇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关系。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艺术总监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万尼亚舅舅》一剧使用象征性的身体语汇对契诃夫的文本进行了创造性处理,成为当代俄罗斯幻想现实主义的经典舞台作品。
图书编辑除应具备政治认知能力、整体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基本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编辑综合能力。尤其对书法类图书来说,编辑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品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编辑综合能力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主要收录了作者从1919年到1921之间的诗篇,这些诗歌在创作形式上有效突破了传统格局的束缚,创造出了一种雄浑奔放、浪漫理想的自由诗体,成了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通览《女神》全集,不难发现该诗集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全面展现了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奋发进取、除旧革新的时代精神,以及作者追求建立新世界、实现民族解放的美好理想。本文将进一步
中共十八大以来,海外学者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重点,在经济发展方面,侧重经济新常态、中国式创新、改革瓶颈等方面。而依法治国、反腐败、学习型政党等主题则贯穿于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讨论。在中国道路的世界影响方面,海外学者多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对象出发,考察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