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而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有很大差异,且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围绕某一特定地区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因子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控制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河北承德地区为例,对其部分养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调查。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承德地区承德县、兴隆县以及平泉县三个区域范围内的564头疑似大肠杆菌感染仔猪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中200头仔猪进行了病料采集,同时采集濒临死亡仔猪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共收集20份内容物样本,总计为220份病料,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140株大肠杆菌,其中109株O血清型可定型,占分离株的77.8%;未定型O血清型共31株,占比22.2%。根据对O血清型的分析发现,0101、020、0149和0107是主要血清型;占比最高的为0101,检出数量为27株,占总定型菌株比例24.8%;其余依次为020、0149和0107,分别占总定型菌株的17.4%、14.7%和 8.2%。对140株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因子的检测,包括粘附素F4(fimbriae)、F18(fed A)、耐热肠毒素 a(Heat stable enterotoxin a,sta)、耐热肠毒素 b(Heat stable enterotoxin b,stb)、肠聚集性耐热肠毒素(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enterotoxins,astA)、紧密素基因(Intimin,eaeA)、志贺毒素(shiga toxin 2e,Stx2e)、耐药性因子(sepA),携带毒力因子astA与eaeA的菌株数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总分离菌株57.14%和54.28%;其次为stx2e,占比42.86%;sta占比31.43%。检出率相对较低的毒力因子为stb,占比 18.57%。对140株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发现,其对所选取的15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PEN)、利福平(RA)以及克拉霉素(CLR)的抗药性最强,均为100%;对其他抗菌素的耐药性强度依次为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B)、氯霉素(CL)、阿莫西林(AMX)、环丙沙星(CIP)、卡那霉素(KAN)、庆大霉素(GM)、妥布霉素(TOB)、丁胺卡那(AN)、头孢氨苄(CEL)以及头孢拉定(RAD)。可以发现,大肠杆菌对大部分的抗菌素耐药性均较高,而对RAD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仅有10.71%。对15种抗菌素的多重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耐药类型最多的为11耐,共检出25株,占比17.86%;其次为10耐,共检出22株,占比为15.71%;其余依次为9耐(11.44%)、8 耐(11.44%)、7 耐(10.00%)、4 耐(7.85%)、5 耐(7.14%)、6 耐(6.42%)、12 耐(3.57%)、3 耐(3.57%)、13 耐(2.86%)、14 耐(2.14%)。综上,本研究通过对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及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分析,较为系统地掌握了该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现状,并将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承德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