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筹法的区段站技术作业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站工作组织的好坏,不仅对加快货车周转,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而且对协调区间通过能力、提高整个路网的运输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而车站调度工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来源,并合理地组织调机解编作业及取送作业。论文针对铁路第Ⅱ类型车站(即广义的区段站,简称“区段站”),分析其技术设备、技术作业过程及调度指挥工作内容,并用统筹原理分析车站技术作业工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技术作业统筹图与车流推算图的内容与结构等理论知识,设计了集车站班计划与技术作业大表功能于一体的车站技术作业计划图表,以此为中心研究区段站调机运用计划与配流计划的协调编制方法。遵循由易到难、逐步调整的思路将其编制步骤分为3个层面:第一,时间层面。根据已知作业种类及相互关系、各作业时间标准和列车到发时刻,编制初始调机解编作业计划。第二,车流量层面。通过分析车流在站变化情况、出发车流来源的种类,以初始解编计划与取送计划为基础,推算调车场集结的车流,结合出发车流需求、到达车流及从货物作业地点取回的车流,计算自编始发列车的车流供需差,按照供需差去调整调机运用计划,包含仅仅移动调机的作业工序来满足出发列车的车流需求和增加取送车作业来满足车流需求,均使可供车流发生变更,从而形成推算车流、配流、调整调机运用计划、更新车流、又推算车流的循环结构。为了解决该动态问题,将配流过程分部静态化并建立相应的模型。为了求解模型将其局部化,将该配流问题转化为可利用表上作业法求解的资源分配问题,并为全局动态配流设计了合理有效的算法,以达到配流计划与调机运用计划的协调优化。第三,优化层面。在完成基本配流与作业安排后,统筹考虑全局,在不影响车流需求的条件下对已得到的调机运用计划进行适当调整,节约调机工作量并使其与到发线运用更协调,并将协调优化的结果以技术作业计划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笔者尝试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将技术作业计划图表的优化编制思想实现为自动化系统,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系统的辅助推算及决策功能。论文在利用统筹原理研究第Ⅱ类型车站技术作业计划图表的优化编制方法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配流方法,合理地自定义了配流相关的衡量参数,并用实例计算证实了参数定义的合理性,所设计的算法可实施且配流效率较高,从而为解决第Ⅱ类型车站的调度决策问题开辟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完善为一套计算机自动编制技术作业计划的实用软件,既可用于生产实际,又能用于实验教学,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实现对在航船舶的实时动态跟踪是内河航运安全监管系统的核心要素。在现有内河船舶动态监控系统中,由于AIS系统、雷达系统存在各自明显的局限性,再加上CCTV系统简单直观、投资
煤炭、粮食、矿石等散粒货物的运量约占我国铁路货运总量的近80%,且大部分散粒货物均通过漏斗车辆进行运输。散粒货物的性质与固态连续介质和液态流体的性质均不同,为了确保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技术一步步向更高层次发展,视频监控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保障和便利。高性能,多功能的视频监控设备层出不穷,而电子设备数字化应用的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实行统一的票价体系,对票额以计划的形式层层分配给各个车站,使得旅客列车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虚糜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铁路客运经济收益的提高。2
二维材料因为其优良的电学、光学、热学等特性,激发了无数学者的研究热情,受到材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而二维材料的性质与层数、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二维材料的制备是研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