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未知原因导致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其特点是炎症性活动多伴发肺部非干酪性肉芽肿,可累及多脏器,最常见是肺部受累。目前认为结节病的致病机制是存在特殊遗传背景的患者,因暴露于某种未知抗原后,患者组织器官内产生了肉芽肿反应。结节病常出现家族聚集现象,遗传率估计高达66%,不同种族之间结节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差异。针对结节病患者的全外显子组研究可以发现突变位点及所在基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未知原因导致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其特点是炎症性活动多伴发肺部非干酪性肉芽肿,可累及多脏器,最常见是肺部受累。目前认为结节病的致病机制是存在特殊遗传背景的患者,因暴露于某种未知抗原后,患者组织器官内产生了肉芽肿反应。结节病常出现家族聚集现象,遗传率估计高达66%,不同种族之间结节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差异。针对结节病患者的全外显子组研究可以发现突变位点及所在基因,通过对突变位点分析及功能预测,可以对结节病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的:通过对家族性结节病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探索家族性结节病患者突变位点及所在基因,分析潜在的结节病致病机制。通过分析1 16例散发性结节病患者和1例家族性结节病家系的全外显子组突变位点及所在基因的共性及特性,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结节病潜在的致病机制。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我院就诊的1例中国家族性结节病家系,包括3例结节病患者及1例健康家族成员,以及1 16名散发结节病患者,并完成患者临床资料汇总。通过数据库筛选及临床特征关联分析,得到结节病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集。通过对散发结节病患者与家系结节病患者候选基因集比对,并完成突变基因功能分析,进一步筛选候选基因,进而对突变基因进行功能预测及相关分子通路研究,提出潜在的结节病致病机制。结果:1.本研究于2016年1 1月纳入1例结节病家系,为中国北方汉族肺结节病家族。该家系包含连续2代3例患者及1例健康成员,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3~69岁,先证者为Ⅱ-6。对家族性结节病患者及健康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出特有罕见突变位点及家系患者候选基因集。通过ExAC、CADD、Polyphen2以及Metascape数据库分析,发现27个基因在数据库中提示致病性较高,其中ZC3H12A、BCR、C5AR2及INHBB四个基因在Metascape数据库中的基因注释为“细胞分泌负性调控”。经Sanger一代测序验证发现,该基因在3名家系患者均出现ZC3H12A的c.1361 A>G位点突变,而健康成员不出现突变。ZC3H12A基因可以负性调控Th17细胞分化,可能参与结节病发病的免疫进程。2.本研究还纳入了 116例散发结节病患者,其中男性39人,女性77人,男女比约为1:2,中位确诊年龄49(29~72)岁。对116例散发结节病患者与208例健康人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完成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得到显著差异突变位点1131个,所在基因439个。3.家系与散发结节病具有共同的候选基因,包括:MUC16、MUC6、PSG11、SLC9B1、TAS2R43,其中SLC9B1基因出现两个位点重合,包括chr4:103826757以及chr4:103826769。出现非同义突变及无义突变的基因包括MUC16、SLC9B1及TAS2R43。其中,116例散发结节病患者的MUC16非同义突变可造成蛋白质疏水性改变,进而影响下游分子通路,是潜在的结节病致病基因。结论:家族性肺结节病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发生改变,是结节病的致病机制之一。通过全外显子组检测及基因功能分析发现,本研究纳入的家系中Ⅱ-2、Ⅱ-6及Ⅲ-1患者成员均在ZC3H12A基因的同一位点发生突变,该基因可参与肺结节病发病机制中Th17细胞的分化,可能是该家族性肺结节病患者的致病基因。而116例散发结节病患者的结节病致病突变基因的候选基因集包括MUC16、MUC6、PSG11、SLC9B1、TAS2R43,均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及适应性免疫反应。其中MUC16与结节病慢性进展有关,且既往研究发现结节病患者可出现MUC16血清学水平升高,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定位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已经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请求服务的过程当中,不可信的LBS服务器可以通过用户的个人信息、查询偏好等背景知识发起推理攻击以获取用户隐私。现有的k-匿名隐私方案中,研究者们大都考虑从用户的历史位置选择虚拟位置的算法来构建匿名区域,而没有考虑查询频率、访问概率等用户属性。LBS服务器可以根据
目的对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有效评价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的重要手段。MRS(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磁共振波谱)从脑组织及肿瘤细胞代谢的角度来反映胶质瘤患者颅脑内的化学环境,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患者的治疗状态,成为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仍缺乏大规模临床实验以证实MRS在神经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
当今社会,陶瓷产品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涉及到众多居民生活等相关领域,如医疗、家居生活和建筑等,而且在高端科研领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航天及国防等领域对某些
目的建立血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血红蛋白加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1.采集抗凝血样,按照Gries W等研究中的方法提取血红蛋白。2.分别按以下方法水解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MDA)、N-[4-(4-氨基苄基)-苯基]乙酰胺(AcMDA)、5-异丙基-3-[4-(4-氨基苄基)苯基]乙内酰脲(ABP-Val-Hyd)血红蛋白加合物。(1)
铜铟硫(CuInS_2,CIS)凭借其合适且可靠的催化能力以及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已被报道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的对电极。但目前尚无关于静电喷雾法制备CuInS_2薄膜的相关报道。因此,本文旨在开发一种便捷、高效且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方法—静电喷雾法—制备CuInS_2薄膜,同时研究其作为DSSC中对电极应用的潜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南柯记》是中国古典戏剧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所作“临川四梦”之一。汪榕培英译《南柯记》收录在其《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中,后者版权已于2017年出售给了英国著名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因此,把汪译本《南柯记》作为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审美价值。翻译美学的目的之一是运用美学基本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约地磁定位技术发展的难点被一一突破,地磁定位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地磁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目标在地磁场上产生的磁异常来进行目标定位的探测技术。地球存在天然磁场,当磁性物体或是被地磁场磁化的物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地磁场上,会导致其周围空间的地磁场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磁异常。利用磁力仪对地磁场进行测量,可以从测量值中提取出目标磁异常信息。通过对磁异常进行反演,可以获取到磁
汞具有毒性高、挥发性强、持久性好、生物累积性强等特点,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其排放控制技术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目前燃煤烟气的脱汞技术已被广泛研究,但关于天然气中汞脱除技术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天然气中的单质汞有着极大的危害,汞的积累会侵蚀铝热交换器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汞会随着天然气的燃烧释放而危害人类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脱除Hg0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因
天然气水合物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优质、洁净的可替代能源,具有广阔美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被誉为“后石油时代”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主要开采方法有降压法、热采法、注抑制剂法及
颗粒细胞位于卵泡内,介于膜细胞和卵子之间,可将膜细胞合成的雄激素转化为雌二醇,连同其分泌其他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在促进卵子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颗粒细胞发育不良可直接导致动物繁殖性能下降。LP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可直接作用于颗粒细胞并影响其功能,并且严重影响动物繁殖性能。为深入探讨LPS对猪颗粒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本论文主要探索了猪颗粒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