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因肿瘤病故居儿童死因第二位。肾母细胞瘤(WT)是小儿腹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治疗措施的改进,总体无瘤存活率已有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儿特别是Ⅲ~Ⅴ期患儿因肿瘤易侵润转移而导致预后不良。虽然目前对WT侵润转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种有特异性的肿瘤瘤标志物用于其预后的评估及特异性靶向治疗。近年已有研究证实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出现环氧化酶-2(COX-2)的过表达,并与肿瘤增殖、侵润转移关系密切,且使用COX-2抑制剂后还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Lee等[1]通过对体外培养的WT细胞进行研究,发现COX-2可以促进肿瘤内皮细胞的增殖,使用COX-2抑制剂SC-236后又可影响内皮细胞的稳定性,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提示COX-2与WT生长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欲通过对小儿WT组织中COX-2表达的检测,旨在探讨小儿WT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的关系,并了解术前化疗是否影响COX-2表达,以确定COX-2的表达可否作为远期预后评价指标。方法:1、收集整理临床资料收集分析2000-2004年4年期间我院WT患儿术后采用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等规范化治疗,术后坚持随访2年以上的病例资料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最大7岁8个月,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为2岁6个月;左侧14例,右侧17例,双侧2例;采用术前化疗15例(含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3例,Ⅴ期2例),术前未化疗18例(含Ⅰ期5例,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2例);间叶为主型18例,胚芽为主型6例,上皮为主型9例。2、收集上述肿瘤石蜡标本并切片,常规HE染色确诊有WT病灶存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采用抗人COX-2多克隆抗体,用结肠癌作阳性对照,PBS作阴性对照,分别检测33例WT标本肿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采用重庆医科大学电子显微镜室北航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实验图片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将肿瘤胞浆中出现明显的棕黄色或棕褐色色颗粒作为阳性染色,将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术前化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33例中存活26例,死亡7例,2年存活率为78.8%(含无瘤存活24例,带瘤存活2例,最长存活时间6.5年);COX-2阳性表达率为54.5%(18/33),(含轻度表达10例,中度表达5例,高度表达3例);不同临床分期者中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期40%(2/5)、Ⅱ期63.6%(7/11)、Ⅲ期40%(4/10)、Ⅳ期80%(4/5)、Ⅴ期50%(1/2),可见COX-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2、COX-2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间叶为主型66.7%(12/18)、胚芽为主型50%(3/6)、上皮为主型33.3%(3/9),可见间叶为主型阳性表达率最高,而上皮为主型相对较低。3、术前化疗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60%(9/15),术前未化疗组阳性表达率为50%(9/1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化疗对COX-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存活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42.3%(11/26),死亡组7例均阳性表达,两组间比较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COX-2过表达者肿瘤细胞侵润性强,化疗效果差,易复发转移,常预后不良。结论:部分小儿WT组织中有COX-2过表达,其总体阳性表达率为54.5%,虽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有所差异,其中间叶为主型阳性表达率最高(66.7%),胚芽为主型次之(50%),上皮为主型最低(33.3%),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术前化疗组与术前未化疗组CO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化疗对COX-2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存活组与死亡组间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提示COX-2过表达者肿瘤细胞侵润性强,化疗效果差,易复发转移,常预后不良。因此提示WT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其远期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凡阳性表达者可能预后不良,因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更加慎重,可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其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治愈率,并为进一步探寻新的治疗手段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