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不同发病模式的临床特征与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来源 :成都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寻常痤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但其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参与寻常痤疮的发病。Sarici等人的研究认为:与健康患者相比,寻常痤疮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显著减少。此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在寻常痤疮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抗氧化防御系统可能发生改变。AlShobaili等人的研究发现与此一致,并且血清中的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性。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降低。但这些研究主要是某一个时间点的横断面研究,没有把寻常痤疮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的发病模式差异考虑进去。我们观察到即使同样严重程度的痤疮患者,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差异的发病模式:一类表现为在特定时间点病情突然加重,且其后发作时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前期基础水平;另一类,表现为长期稳定周期性发作,其发作高峰时严重程度长期没有明显差异。这两类发病模式差异是否与氧化应激能力差异有关,国内外研究较少。此类研究可能对痤疮发病机制研究有意义,为临床提供更完善的分类方法和治疗策略。研究目的:1.通过对寻常痤疮时间相关的不同发病模式临床特点进行对比,探讨不同发病模式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2.探讨氧化应激在寻常痤疮不同发病模式分类中的作用机制,为寻常痤疮的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321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就诊时由我院两位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皮损情况,判定痤疮分级(Ⅰ级,仅有粉刺;Ⅱ级,有粉刺和炎性丘疹;Ⅲ级,有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Ⅳ级,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痤疮分组(突破组:突破周期加重型发病模式;周期组:周期性发病型发病模式)。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模式,皮损的类型和部位,病情加重时皮损转化特点,分析导致患者皮损突然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21.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或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出现频数等于0或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个数超过20%时,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符合偏态分布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先进行单因素初筛,有意义的变量再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选取不同发病模式的寻常痤疮患者(突破组65人,周期组63人),清晨8-10点空腹采集肘部静脉血5ml,离心后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或比色法测量体内氧化指标(TOS、PC、MDA)和抗氧化指标(TAC、CAT、GSH-Px、SOD)的含量。实验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7.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突破组内、周期组内寻常痤疮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清氧化、抗氧化指标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级突破组与周期组间样本的比较使用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调查分析(1)门诊共收集321份调查表,突破组共有183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112例;周期组共有138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74例。突破组和周期组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突破组年龄分段10~19岁38例(20.77%),20~29岁115例(62.84%),30~39岁24例(13.11%),40~49岁6例(3.28%);周期组年龄分段10~19岁32例(23.19%),20~29 岁 92例(66.67%),30~39 岁 10例(7.25%),40~49岁4例(2.90%)。突破组和周期组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Mann-Whitney检验示P>0.05)。(3)突破组和周期组职业均以学生为主。突破组学生107例(58.47%),周期组学生76例(55.07%)。突破组和周期组在职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突破组和周期组均以未婚人群为主,突破组未婚患者139例(75.95%),周期组未婚患者120例(86.96%)。婚姻状态对寻常痤疮不同的发病模式有显著影响(P<0.05),未婚人群更容易突破周期加重。2.不同发病模式皮损分布及病情加重时皮损转化特点(1)Ⅰ级痤疮患者,突破组与周期组粉刺好发于额部和面颊。突破组与周期组在粉刺的分布部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Ⅱ级痤疮患者,突破组和周期组粉刺和炎性丘疹好发于面颊和额部。突破组与周期组在粉刺、炎性丘疹的分布部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Ⅲ级痤疮患者,突破组与与周期组在病情加重时,在脓疱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突破组病情加重时,皮损以炎性丘疹、脓疱分布于面颊和额部为主,其中以面颊部出现新增脓疱为转化特点。周期组病情加重前与加重时皮损主要以炎性丘疹和脓疱为主,主要分布在面颊和额部。(4)Ⅳ级痤疮患者,突破组与周期组在病情加重时,在脓疱和结节、囊肿的分布部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突破组病情加重时,皮损以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分布在面颊和下颌为主,其中以面颊和下颌出现新增脓疱、结节和囊肿为转化特点。周期组病情加重前皮损主要以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为主,加重时皮损主要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主要分布在面颊和额部。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寻常痤疮病情突然加重的危险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发现7个因素,开学升学换工作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为(OR=1.660,P=0.033)、搬家旅游出差改变常规生活习惯的行为(OR=2.160,P=0.002)、心理压力增大(OR=2.007,P=0.003)、情绪不稳定(OR=1.731,P=0.017)、熬夜增多(OR=1.976,P=0.003)、大量高脂饮食(OR=1.975,P=0.003)、月经不规律(OR=0.446,P=0.003)均与突破组发病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搬家旅游出差改变常规生活习惯的行为(OR=1.998,P=0.009)、心理压力增大(OR=2.075,P=0.004)、熬夜增多(OR=1.914,P=0.010)、大量高脂饮食(OR=2.038,P=0.004)为突破周期加重型发病模式的危险因素,月经不规律则(OR=0.356,P=0.001)为周期性发病型发病模式的危险因素。4.突破组和周期组血清氧化指标分析患者血清氧化产物TOS、PC、MDA平均含量与寻常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病情的加重,氧化产物平均含量越高,突破组与周期组的差异越大,其中脂质氧化水平的差异最显著(P<0.05),提示寻常痤疮的发生发展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有关,特别是脂质氧化可能参与疾病发展的关键环节。5.突破组和周期组血清抗氧化指标分析患者血清TAC、CAT、GSH-Px、SOD平均含量与寻常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病情的加重,抗氧化物质平均含量越低,同级突破组与周期组的差异越大,提示寻常痤疮的发生发展与抗氧化物质不足有关,抗氧化酶不足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早期大剂量抗氧化治疗可能是治疗寻常痤疮的一个新思路。研究结论:未婚人群更易出现突破周期加重;在病情加重时,Ⅲ、Ⅳ级寻常痤疮患者突破组与周期组皮损的分布部位不同;改变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大、熬夜增多、大量高脂饮食是突破组发病的危险因素。突破组和周期组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脂质过氧化差异最显著,氧化应激参与寻常痤疮的发生发展。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考虑其不同的发病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当中,相关教育者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逐渐认识到拓展和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其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基于此,本文在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上,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电子知情同意系统是电子化、智能化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它能够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具有跨时空优势。通过介绍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概念、呈现形式和使用情况等内容,分析电子知情同意系统所面临的接受度、理解、同意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和完善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功能以及完善电子知情同意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以期为未来电子知情同意
目的 验证14种常用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以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疫苗株(PV-1)为指示病毒,用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感染滴度,采用悬液法和载体定量法进行中和剂鉴定和病毒灭活试验。结果 在试验条件下,次氯酸钠、次氯酸水、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70%~80%乙醇、乙醇与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聚维酮碘分别对PV-1作用1 min,灭活对数值均≥4.00;单
目的探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汇总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纳、排标准筛查,最终纳入94例气滞血瘀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疗程共3个月经周期。两组以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进
拓展性临床试验是基于人道主义,为没有其他有效医疗手段可延长生命或减轻痛苦的特定患者提供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新医疗产品的医疗救治活动,同时具备医疗和科研属性,与注册临床试验显著不同,需要特殊的伦理关注。目前中国的拓展性临床试验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和配套管理办法不够完善,也缺乏对该类特殊临床试验的伦理治理经验。以医疗器械拓展性临床试验为例,参考国内外目前的法律法规,分析其特点,并对中国医疗器械拓展性
<正>【教材分析】《说书人》选自苏教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陨落与升华"板块,是现代作家师陀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叙述了旧社会一个说书艺人的悲惨遭遇。编者在课后的"文本研习"中设置了关于本文的两个问题:1.说说"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书人》用散文笔法叙述故事,说说这种手法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由此可见,本文在故事内容的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度,教学
会议
目的为探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researchcoordinator,CRC)/现场管理组织(sitemanagementorganization,SMO)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思路。方法CRC/SMO管理体系包含评估体系、培训体系、奖罚体系3大模块。结果通过3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完善了CRC/SMO的管理,医疗安全得到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
目的:通过观察通脉温阳灸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更加客观的评估通脉温阳灸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本次研究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PD患者,并通过Spss26.0软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对照组)行针刺治疗,通脉温阳灸治疗组
中西美学史上庄子和亚里士多德最早将"丑"纳入审美范畴,但在处理"丑"如何能成为"美"这一问题上却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具体体现在两者的思想渊源、表现方式、审美价值三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庄子继承和发扬老子以"道"为本的宇宙观,认为"道"生万物,而亚里士多德则秉承"神"造万物的宇宙观;从表现方式来看,庄子认为美丑是同一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趋向"纯形式"的美丑转化;从审美价值来看,庄子所主张的睹"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猪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参数。考虑到猪后肠微生物发酵对饲料有效氨基酸含量的干扰和破坏,瘘管法代替传统粪便分析法,已成为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精准评定的标准方法。其中,T型瘘管法以其可信度高、对生理状态影响小和操作简易便行等优势,应用最为广泛。文章以瘘管法为主要对象,主要围绕其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旨在就瘘管法测定猪饲料氨基酸利用率方法上的统一和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