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EGV)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其破裂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势凶险,死亡率高。胃镜检查是确诊EGV及其程度的主要检查手段,1996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应当进行常规定期内镜随访,以评估有无EGV。然而,进行重复内镜检查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确诊为肝硬化的1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脉高压相关指标、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从中得出能够反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理想的非侵入性检查指标,避免不必要的胃镜检查,以减少肝硬化患者反复胃镜检查的身心负担。结果显示:1.肝硬化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性别、年龄、病因无明显关系。2.脾脏指数(SI)、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PC/SI)在轻、中、重度组中均有显著差异;门静脉宽度(PV)、肝功能Child-Pugh分值(CPS)仅在轻度组与重度组有差别;脾静脉宽度(SV)、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PV/SV)在轻度组与重度组间、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有差别;血小板计数(PC)在轻度组与重度组间、轻度组与中度组间有差别。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PG)与EGV程度正相关(R=0.29 P<0.0001)。随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逐渐加重,Child-Pugh A级比例逐渐减少,C级比例逐渐增加,轻、中、重度组A级分别占43.48%、23.08%、15.38%,C级分别占13.04%、15.38%、30.77%。4.重度EGV组内,单纯EV组和E&GV组PV、SV、SI、PC、PV/SV、PC/SI、CPS及CPG的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上述指标不能预测是否合并胃底静脉曲张。5. PC、PV/SV、PC/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655、0.870;PV、SV、SI、及CPS的AUC不足0.5。PC/SI<0.97时预测中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0.6%,其C index为最高0.870,其次为PC C index(0.781),PV/SV C index最低(0.655)。PC/SI<0.97时,判断中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