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渐弱化,当大量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群体。然而,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大量依赖这些流动人口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保障权利却没有得到保障。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有关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可以称得上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多数的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很恶劣,甚至会对该群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微薄的经济收入又常导致该群体就医难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的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希望以其低廉的价格和方便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然而事实是,对于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来说,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程度并不高。
本文使用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在沈阳市从事建筑工作的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了解其的群体特征,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流动人口就医行为选择以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的合理性情况,分析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弱势状况的原因,讨论为流动人口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从社会公平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公平的对待流动人口的权利,如何加强政府职能,如何以需求为导向为流动人口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从而提高利用水平以及如何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