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优化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金融资源集中程度高,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低,直接金融工具发展起步晚,这意味着金融体系主要依靠银行类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进行分配。作为金融体系支柱的商业银行,其资产结构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经营风险与收益,还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风险有着重大影响。随着我国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规模逐渐增大,但并不能弥补资产结构失调带来的资产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差异。金融全球化浪潮使我国商业银行与更加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为适应国际市场,增强承受竞争压力的能力,商业银行必须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配置效率,获得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试图找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本文中资产结构指的是商业银行各种资产之间的相对规模与相互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顾了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银行资产结构的关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理论及在险价值理论。第二,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从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方面出发,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横向和纵向的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现状,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花旗银行为例进行了国际比较。定量分析是从流动性风险的测算出发的。由于流动性是关系到银行日常业务正常经营的关键因素,流动性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本文中,选取了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大的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定量分析的对象。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对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算。然后利用研究资产安全性与盈利性关系的Markowitz模型,通过施加流动性风险、在险价值及资本管理的约束,改进了Markowitz模型,求得资产组合的最佳资产结构与有效边界,并以该模型及有效边界为依据,分析当前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及改进方向。第三,针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正在向合理的方向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行业同质化严重、流动性过剩、商业贷款比例过高、风险资产增长太快、投资结构过于简单的问题,造成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失衡。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建设;适当调整贷款资产与证券类资产的规模与结构;推行资产证券化;增强中间业务的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超微粉末,并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NiO.利用TG、XRD、TEM、N2吸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O粒径为1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与进步,而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科技人才是知识与技术的载体,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