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言语幽默理解过程的语用充实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是人类独有的特性,是人类语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言语幽默也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固有现象,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起着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长期以来,幽默一直吸引着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目光和关注,比如心理学、生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随着当代语言学的迅速发展,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界对言语幽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本文从语用充实角度,对英语言语幽默理解过程中的语用充实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在词汇语用学中,“语用充实”这一概念可以解释相当一部分现象,如词汇中的激进语义补偿与语用机制下的词汇调整。该概念和关联理论关照下的语用充实是完全一致的,在理解过程中,交际者根据具体语境对特定词语或概念进行语用充实。语用充实体现为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两个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充实视角对英语言语幽默的理解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不同的语用因素对幽默效果产生的不同作用。本文通过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认知语境对言语幽默的语用充实过程进行阐释。本文借用最佳关联原则作为认知基础,分别采用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作为基本策略进行分析。本研究表明:(1)英语言语幽默的理解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语用充实过程;(2)交际者在理解英语言语幽默的过程中使用语用充实策略,通过对幽默话语进行不当语用收缩或语用扩充,会得到与语境不相符的最佳关联选项,即幽默的临场意义;(3)在不同语境因素的驱使下,交际者对话语进行不当的语用充实或者根本不进行语用充实,致使关联期待中的图式被打破或者激活,从而产生想笑的感觉(即幽默感)。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各个阶段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加强幼小衔接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在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幼小衔接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小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
近年来私营及股份制中小食业逐渐增多,常有这些企业的业主抱怨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历亲为,十分辛苦。在进行项目谈判,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大政策的同时,还要签批零星的费
摘要:北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济和文化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科技发展迅猛,政治也比较开明。苏轼兼文学、书画、政治于一身,其《黄州寒食帖》被赞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而《治平帖》则是他更早时期的代表作,能目睹苏轼更早的行书风貌。本文对苏轼早年书法风格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治平帖》为例来写特点,最后论述其书法思想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想要更多了解苏轼的书法爱好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书法;苏轼;治平帖;书风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