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矾土作为硫铝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铝质材料,随着我国优质铝矾土资源日趋紧缺,铝矾土品位的不断降低,导致硫铝酸盐水泥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从而制约了节能低碳的硫铝酸盐水泥工业的生产和应用。为了降低硫铝酸盐水泥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硫铝酸盐水泥的价格竞争力,本文考虑利用钢渣引入过量的Fe2O3去取代C4A3$中的Al2O3,形成C4A3-xFx$矿物,降低对铝质材料的需求,从而达到不用矾土的目的,制得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即探讨钢渣完全取代水泥生料体系中的铝矾土制得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本文研究了钢渣制备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最佳煅烧条件,对在最佳煅烧制度下得到的水泥熟料进行矿物组成分析,并观察其微观形貌,探究铁在熟料中的固溶情况,并对水泥煅烧过程中石膏的高温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最佳煅烧制度为1175℃保温20min,说明铁会降低熟料烧成的煅烧温度;在最佳煅烧制度下制得的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为硫铝酸钙、贝利特和铁相,此外不可避免的还有少量的硫硅酸钙矿物,过量铁的引入没有改变熟料的矿物组成,且水泥熟料中 C4A3-xFx$的含量随着铁取代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铁相的含量随着铁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引入的铁并没有完全固溶进硫铝酸钙矿物中,剩余的铁会参与反应形成铁相;煅烧温度为 1175℃时,过量铁的引入对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石膏的分解影响不大,当铁取代量为 1.3mol时石膏的分解率为2.49%。 其次,对1175℃保温20min煅烧制度下得到的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及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 24h 内的水化速率和放热量均随铁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与熟料中C4A3-xFx$含量下降有关;对于取代量x为0.7即F0.7组熟料中分别后掺7%和12%的天然石膏制备成水泥,发现石膏掺量的增加会提高其水泥净浆强度,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力学性能,石膏掺量分别为7%和12%的水泥净浆28d强度分别为50.4MPa和61.8MPa;F0.7、F1.0水化1d后,其钙矾石会聚集形成钙矾石团簇,由针状向柱状发展;对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液相 pH 值进行测定,发现其均在11.0~11.8范围内变化,与传统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相差不大。 最后,由于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175℃,此温度恰恰适宜硫硅酸钙矿物的形成,其形成需要消耗一部分硫酸钙,会影响水泥熟料中硫铝酸钙矿物的形成,因此还研究了石膏配入量对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相生成及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泥熟料中石膏配入量增加,可促进硫铝酸钙矿物和硫硅酸钙的生成,石膏掺量越多,水泥熟料中硫硅酸钙含量越高,当石膏掺量为 20%时,熟料矿物中存在硬石膏,说明石膏有剩余,没有完全与C2S结合形成硫硅酸钙;对于石膏配入量为10%和20%的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28d 净浆强度分别为 44.8MPa 和 53.4MPa,90d 净浆强度分别为 53.7MPa和62.7MPa,说明石膏配入量的增加有利于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强度的发展,特别是后期强度,这主要是因为硫硅酸钙的水化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发展。 当水泥熟料中C4A3-xFx$含量在30%,x为0.7mol时,钢渣可完全取代矾土,在1175℃保温20min煅烧制度下制得高铁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且该水泥力学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