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教师专业素质则是对教学质量的保障。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区域性、复杂性的学科特点以及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差异,教师个体之间自身经历、教学环境、教学经验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的形式了解高中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分析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素养困难在何,试图寻找提升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1)对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标准、教育学相关原理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界定了高中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即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系统的阐述了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特点及其功能。(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了解高中地理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运用SPSS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教师年龄、教龄、学历、专业、教学环境与教学态度对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影响,为提升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提供了方向。同时,分析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提升途径。(3)对高中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较为薄弱的层面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地理问题这一层面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教学环境、教师培训机会与形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也存在可提升的空间。通过相关标准、文献梳理和实际问卷调查,针对核心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厘清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相关概念、分析高中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以期为培养高中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提供理论支持,以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