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公司面对的三大风险分别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前提,是其最敏感的神经,毫无疑问保险公司把最大诚信作为自己经营的最重要原则;市场风险是每一个个体,公司,政府必然面对的经营风险,对它的研究也较成熟;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员行为的不合规,流程的不完善,系统失灵,或由外部事件,法律风险所造成公司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可以理解处于朝阳期的保险公司发生操作风险的频率最高,因为成长在不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摒弃不好的做法,探索正确的道路。所以开展对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研究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第一章阐述了操作风险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操作风险的发生很大比例来源于人的不当操作,实际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国外成熟的保险公司已走过对操作风险研究管理的历程,他们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管理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正是因为国内保险行业操作风险泛滥,而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所以开展对其的研究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对实际的指导都有很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之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中对我国现在的保险行业的操作风险进行了很详细地分类,这有助于对其的进一步研究,保险公司亦可以对照着加强管理。还有就是选举的三家保险公司的数据进行的量化研究也是与实践结合得很紧密;第二章解释了保险操作风险和保险经营。只有先对一个概念的基本内涵下一个标准的定义,对其的所有其它方面的研究才有依据。本文试着给出了保险操作风险和保险经营的定义,特征和影响因素。特别强调的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指由于人员行为的不合规,流程的不完善,系统失灵,或由外部事件,法律纠纷所造成公司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中人员行为的不合规,流程的不完善,系统失灵,这些很好理解为都是因为人的操作会产生的操作风险,属于内因,操作风险也包括因外因即外部事件如外部行为,自然灾害和恐怖活动所导致的损失,外部行为和恐怖活动产生的操作风险也因人的不当操作所致,而自然灾害可以理解为正是由于人对自然环境的不规律地过度改变才加剧了一些巨灾如海啸等的发生,至于法律纠纷很显然法律条款都是人制定的,稍有偏差就会引发操作风险;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保险操作风险对保险经营的影响。在定性研究方面,本文首先结合新巴塞尔协议,保险专家对保险操作风险的分类,再考虑我国保险行业操作风险实际情况,给出了保险行业操作风险的一、二、三、四级分类,这样我们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更清晰了。然后对操作风险的三、四级分类的共23类操作风险逐一进行分析,每一类都包括了保险行业发生过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案例和此类操作风险对保险经营稳定性的危害的分析。最后对保监会网站中的全国各保险公司2011年1月、2月的行政处罚共257起保险操作风险事件进行了分类整理,发现了目前保险行业哪些操作风险危害大,这些都为第五章应对操作风险的有效措施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这样我国保险行业操作风险对保险经营的危害的定性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上的支持又具备保险实际案例的佐证。定量研究方面,限于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缺乏,只能探索基本指标法和标准化法的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量化。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使用了基本指标法,得出中国平安的操作风险小于中国人寿。基本指标法中确定的因变量的波动在不能被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因素等解释时可以认为是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引起的,即不能被模型解释的方差认为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对中国平安和人保使用了标准法,结果表明中国平安需要的操作风险资本也小于人保。标准化法把保险公司的业务细分为不同的产品线,每条产品线使用对应的β风险指标值。在标准化法下,总保费代表业务经营规模,大致反应了各条业务线的操作风险状况。而为了更加准确衡量各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的大小,必须逐步过渡到高级计量法、精算损失法、因果法等。这些比较高级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因变量被细分为多个,必须借助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分别考虑具体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对各个因变量的影响,计算整体的操作风险资本。第五章对应着第三章对操作风险的一、二、三级分类,从五大类,十二小类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操作风险的解决之道。其中有理论层面的方法分析,比如应对业务流程方面的操作风险解决方法,保险公司可以让商业保险公司的员工为操作风险损失支付保证金和部分赔偿金;也有国内外成功的应对操作风险的案例,比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面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业务管理层的关于操作风险信息的日常报告制度”,“董事会和管理层必须积极主动地对操作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检查”;更有对我国保险行业的特别的操作风险应对手段的合理设想。相信这些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管理操作风险大有帮助;最后一章是对本文的总结和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诚然本文对我国操作风险的研究偏向宏观,而且只是从一个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分析。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成熟的操作风险理论的指导,相信未来对操作风险的研究更加全面,也更加细化,不但要从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每一分类详细研究,而且对操作风险的量化研究能让保险公司清楚其面对的操作风险状况和需要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及需要提取的操作风险资本金。本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第一,本文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比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操作风险对保险经营的影响,本文标题表明是从宏观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地研究,但行文必要处也从微观即保险公司实际状况对操作风险作了分析,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对操作风险的量化都是微观层面的。再比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既定性分析了保险公司操作风险对保险经营的影响,又使用保险公司操作风险评估——基于基本指标法和保险公司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标准法两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定量研究。再比如对比分析的方法,本文对保险公司操作风险评估——基于基本指标法和保险公司操作风险度量——基于标准法两方法从共同点,区别和不足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本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给出了我国保险行业操作风险的一、二、三、四级分类,这样我们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更清晰了。因为要想防范操作风险,我们必须先要对其有个明确的认识,虽然本文给出的操作风险具体分类不是完全适合保险公司的实际,但此分类大致反应了目前保险行业操作风险的状况。第三,本文与保险行业实际结合紧密。文中操作风险三级分类的23小类中的保险行业发生过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保监会网站中的全国各保险公司2011年1月、2月的行政处罚共257起保险操作风险事件,以及定量研究中的三家保险公司的实际数据,这些都是我国保险行业实际状况,充分体现了本文研究的实用性。第四,对操作风险量化研究的探索性。在目前我国对操作风险认识不足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积累贫乏的条件下,要想量化操作风险不太容易。本文限于能找到的保险行业数据,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使用了基本指标法,得出中国平安的操作风险小于中国人寿,对中国平安和人保使用了标准法,结果表明中国平安需要的操作风险资本也小于人保。随着我国保险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更高级的计量方法如高级计量法、精算损失法、因果法等将付诸实践。第五,应对操作风险方法的多角度。其中有理论层面的方法分析,也有国内外成功的应对操作风险的案例,更有对我国保险行业的特别的操作风险应对手段的合理设想。相信这些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管理操作风险大有帮助。全文结构紧凑,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行文流畅。本文的不足之处: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不是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