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黄教授门诊肾病综合征的病历,整理病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取基本方,以深度挖掘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时的经验及独特的学术思想,帮助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工作更好地进行。方法:本研究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教授门诊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历。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录入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得出常用药物。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分成3组中药组、雷公藤组、激素组,并再将激素组分成激素首始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进行探索,使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各组的关键药物。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演绎出新处方。结果:1.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对筛选出68名患者,共280诊次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出现次数最高前10的症状为浮肿、神疲、眠差、小便泡沫、乏力、腰酸、大便稀、纳差、口干、腰痛;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中以脾肾气虚最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瘀血阻络较多;用药范围结果表明,共使用135味中药,常用药物是杜仲、菟丝子、黄芪、芡实、女贞子、丹参、藿香、蒲公英、甘草、山药等;药性分析发现,药物的四气分析:温性(936次)、平性(874次)药物所出现频次最高。药物的五味分析:甘味药(2348次)的药物出现频次最多。药物归类分析:入肝(1882)、肾(1734)、脾(1150)的药物的频次较高。把药物进行功效归类,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2.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得出中药组的关键药物有黄芪、重楼、蒲公英、海螵蛸、小蓟;雷公藤组的关键药物有天麻、杜仲、黄芪、菟丝子、女贞子;使用激素组的关键药物有何首乌、杜仲、沙参、决明子、重楼。把使用激素组再细分成激素的首始阶段、减量阶段、撤药阶段进行探索,首始阶段使用的关键药物有黄芪、杜仲、菟丝子、女贞子、当归;减量阶段有何首乌、杜仲、沙参、决明子、重楼;维持阶段有黄芪、鹿角胶、生地、山药、山萸肉。设置合适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得出22条药物组合。3.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得出3至4味药的核心组合,共42条。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得出8个新方:小蓟、白茅根、香附、合欢花;黄精、当归、茯神、猪苓;丹参、甘草、延胡索、沙参;生地、杜仲、牡丹皮、辛夷、旱莲草;藿香、合欢花、乌药、香附;女贞子、山萸肉、牡丹皮、芡实、苏木、沙参;当归、茯苓、茯神、猪苓;芡实、山萸肉、何首乌、鹿角胶、苏木、沙参。结论:数据挖掘法可以归纳提炼黄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使用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功效的药物;并归纳出基本方,体现治疗大法为益气健脾补肾法,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名老中医医案与方剂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