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温饱,食品的数量安全问题也得以缓解,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早已不再仅满足于吃饱饭,他们更多地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乐观,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问题奶粉系列事件、可口可乐“含氯门”事件、“地沟油”事件、到后来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皮鞋酸奶果冻”事件,我国已经进入了危机频发时期,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频率急剧加快,这些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威胁到社会的长久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总结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危机具有突发性和极大的不确定性,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对我国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在紧急资源储备、人员调动、组织机制等方面存在各种局限性,无论是在食品安全危机预警、危机处理还是善后恢复阶段,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快速、有效的解决危机的。因此,我们在坚持政府应急管理主导地位的同时,应强调应急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有必要将非政府组织、公众、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纳入到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充分利用各主体的自身优势,发挥其在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的多元参与,这是解决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全文从多中心治理理论出发,试图通过研究分析来寻求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的有效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对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的相关概念作了详细的解读,探讨了完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的意义,并对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的目前实践进展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的深层原因,第四部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外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并得到国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的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多元参与机制提供有益经验借鉴。第五部分: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的现状,从多元参与法律制度环境的优化、多元参与社会协作机制的构建、多元参与主体间信息沟通共享机制的完善、多元参与主体权责分配机制建设几方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