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wang_w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旨在应用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脑出血后双侧大脑尾状核区不同时间点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及神经细胞凋亡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与否、出血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及脑出血灶周血管重建机制,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时机和方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4h~14d不同时间点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及神经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为正常大鼠;脑出血组动物模型采用小剂量胶原酶立体定向尾壳核内注入;假手术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胶原酶在正常大鼠尾壳核内注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出血灶周及对侧同名脑区各时间点的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论:(1)出血侧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大量表达表明脑出血灶周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2)脑出血灶周的缺血程度随在18小时达到高峰,且与血肿大小相关;(2)脑出血灶周VEGF的表达增加,可诱导新生血管的生成,起到抗缺血的作用;(3)脑出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且程度随出血量增加而增强;(4)脑出血各种抗缺血、抗凋亡的"时间窗"宜在18小时之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和比较相同浓度相同剂量轻、中、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用于仰卧位下肢骨科手术时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ASA Ⅰ~Ⅲ级择期在仰卧位行下
随之城管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执法理念建设逐渐深入,相关部门的执法水平、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导致部分地方执法力度相对薄弱、执
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仅记录着事业单位的重要业务信息与员工信息,更为事业单位决策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数据支撑,助力于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对事业
当前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了解干部成长历程,掌握单位干部的基本信息,有利于衡量事业单位干部的自身素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复位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