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对尿道狭窄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建立尿道狭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尿道狭窄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在尿道粘膜下注射PBS,尿道狭窄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纤维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注射。24小时后,治疗组予注射脂肪SVF,余两组分别注射PBS。4周后采用微超声检测尿道壁纤维疤痕形成情况,并留取尿道和膀胱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检测膀胱、尿道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尿道组织中CD34表达情况,Wsternblot及RT-PCR检测组织内TGF-β1、bFGF、VEGF等表达水平。结果:尿道狭窄组膀胱重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微超声检查提示尿道狭窄组的尿道壁厚度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尿道狭窄组中尿道内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低于尿道狭窄组。结论:脂肪SVF可降低尿道内纤维化蛋白表达,尿道狭窄早期注射脂肪SVF对尿道狭窄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