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经与诸子之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古经与诸子之学》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注重象数与义理并举的研究方法,借鉴西方发生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等方法,以广义文化史的宏大视野,从哲学、文学、史学、政治、经济、科学、宗教等不同层面上洞悉和审视《易经》百科全书式的复合性质,全面系统地探讨和阐释了《易经》与诸子之学之间的源流正变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易经》卦爻辞的产生并不是基于今人所理解的宗教迷信意义上的筮卜的需要,而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历史时期为了求得一种生活和实践指导而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加以记录和总结,并不自觉地把这种记录和总结上升为理论一般,又进而用它来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结果.在这一意义上说,《易经》是中国人探索宇宙人生奥妙的最早尝试,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思想模式,是我们的祖先对周围物质世界整体的认知和直观的把握,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综合的源头.毋庸讳言,在易学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和产生的筮卜、堪舆、相术、命理、六壬、遁甲等迷信内容,虽然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根本旨趣上却与《易经》所固有的强烈的人主义精神以及理性和科学的文化底蕴相抵牾,因此,正确地揭示《易经》一书的基本性质,厘清《易经》与诸子之学之关系,还《易经》以文化巨著的本来面目,不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哲学与文化之发生、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撩开一些人有意或无意的遮盖在《易经》上面的神秘面纱,破除迷信观念,澄清思想是非,以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大卫.布鲁尔是科学 知识社会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他为首的爱丁堡学派提出的"强纲领"为整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设置了理论框架、提供了研究方法,通过对他的学说的准确阐释,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老子》注本,是反映西汉中后期道家思想演变情况的一部重要著作,并成为那个时代黄老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前人对
赫伯特 马尔库塞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社会批判理论在文化、社会心理领域的一次具体运用.它在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新的理性主义的立场.这种理性主义,通过把先验性和经验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