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描述卒中标准化治疗十项认证标准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现状及分析未标准化治疗的可能原因,以期提高脑卒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方法: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7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470例患者性别、年龄、卒中标准化治疗十项认证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记录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项治疗措施的应用率。结果:本组470例脑梗塞患者男性305例,女性165例,平均年龄为(64.13±12.32)岁卒中标准化治疗十项认证标准在我科的应用率分别为(预防深静脉血栓)53.1%、(院外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96.2%、(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57.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应用的评估)66.7%(初级率)、15.0%(次级率)、(入院48h内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95.7%、(评价血脂水平)59.6%、(评价吞咽困难)91.1%、(卒中教育)80.2%、(戒烟)18.9%、(康复的评价及实施)34.9%。结论:缺血性卒中标准化治疗在就诊后48小时内、出院后预防性应用抗栓药物、评价吞咽困难及卒中教育这四方面应用率较高。而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应用的评估、戒烟及康复的评价及实施等方面应用率较低。因此应加大脑血管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脑卒中患者的预防保健意识;同时医院应建立规范化卒中急救治疗体系,从而降低卒中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